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基于2004年—2009年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13 01:54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研究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如果币政策缺乏了有效性,则非对称性无从谈起。从广义上而言,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包含两个方面:(1)货币政策效果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即以某种定量指标度量货币政策,相同幅度的扩张和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幅度不同;(2)货币政策效果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实施相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效果不同。现今,国内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研究多数以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如:货供给量、利率等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践,,过实证方法证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并探寻了该非对称性生于货币政策传导阶段的何处。由于本文以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现贷款率)为起点,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终点,因此,本文采用了平滑开关归模型用以描述政策的转变给目标变量带来的不同影响,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研究进行了补充说明。实证结果表明,在2004年-2009年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是实存在的。针对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非对称性产生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同阶段。结合我国货...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和观点述评
    2.1 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2 从微观经济角度考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3 一般结论
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3.1 建模前的准备工作
        3.1.1 确定变量
        3.1.2 选取数据
        3.1.3 处理数据
        3.1.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和因果检验
    3.2 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分析——基于平滑开关回归模型
        3.2.1 应用的原理
        3.2.2 确定变量的滞后阶数
        3.2.3 对最终目标△LnCPI的回归分析
        3.2.4 对最终目标△LnGDP的回归分析
    3.3 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分析——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
        3.3.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3.2 协整检验
        3.3.3 方差分解
第4章 总结及政策建议
    4.1 对非对称性原因的分析思考
    4.2 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分析思考
    4.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79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079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