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12 05:52
  本文介绍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背景,简要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分别从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风险承担、发展质量和体系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浙江金融. 2019,(1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外资持股比例与中资银行各项指标变动关系

质量图,中资银行,持股比例,外资


当然,如果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持股比例过高,也有可能降低中资银行的发展质量。因为随着外资持股比例不断提高,外资控制力度加大,有可能因其对本土市场的相对不熟悉,影响决策质量,从而降低发展质量。同时,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传授的经营管理经验也可能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现象。还有,有的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虽然较高,但由于外资银行主要专注于财务投资,也可能降低发展质量。(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与中资银行发展质量的变动关系如图2所示)。(四)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战略投资,稳定性


外资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也可能给中资银行带来三种风险,对中资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并影响中国银行业体系稳定性。其一为财富流失风险,表现为中资银行在上市前往往都会以较低价格转让该银行的原始股份,而此时外资银行等境外投资者就可以在中资银行上市前获得大量股利,待其上市后再抛售股票,还可获得更高的资本得利,这就可能造成中国银行业的财富损失。其二是资本撤离风险,即在锁定期结束后,外资银行有可能抛售持有的全部中资银行股份,在套现后迅速撤离,有可能导致中资银行的投资突然减少,影响中国银行业体系稳定性。其三是控制权旁落风险,也就是外资银行在中资银行持有的股份不断增加,可能弱化中资对银行的控制权,因而造成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下降,甚至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对后者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如图3所示)。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发展、影响与政策[J]. 陈卫东,张兴荣,熊启跃,原晓惠.  金融监管研究. 2018(10)
[2]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质量[J]. 王萍,杨万平,李政大.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3]风险约束下的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刘孟飞,张晓岚.  金融研究. 2013 (07)
[4]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福利效应分析[J]. 李世华,尹应凯.  管理世界. 2012(09)
[5]基于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情况下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J]. 王锦丹,刘桂荣.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4)
[6]外资潜在进入的竞争效应分析:来自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经验证据[J]. 毛捷,李冠一,金雪军.  世界经济. 2009(07)
[7]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评及理性开放策略研究[J]. 孔艳杰.  国际金融研究. 2009(03)

博士论文
[1]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蕙.中央财经大学 2016
[2]外资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稳定性影响研究[D]. 韦颜秋.南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32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132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