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7:24
  现代社会,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需要随时随地沟通信息,我国七亿多的手机用户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国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源动力,同样忙碌的现代人在个人理财方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银行的营业网点排队办理相关业务,人们需要“足不出户,自主理财”的现代交易手段,这为手机银行的出现提供了市场前提。由于手机银行的适时出现,势必会带动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并迅速将其带入快速的发展轨道,同时为手机支付产业链各方带来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目前来看,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市场仍处于从引导和培育向高速发展的过渡阶段。如同任何供应链一样,在移动支付业务产业价值链中,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商家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而重要的是理解各方在产业关系中的运作流程和获利能力,只有彼此合理分工、密切合作,才能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各个环节的共赢。本文从分析手机银行支付产业链、移动支付原理及运营模式入手,阐述了全球移动支付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经验,在研究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背景因素基础上,深刻分析探讨了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消费行为趋势,以及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分析框架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手机银行产业发展综述
    2.1 手机银行简介
    2.2 手机银行的分类
    2.3 全球手机银行发展概况
    2.4 手机银行业务实现方式
        2.4.1 支付流程
        2.4.2 技术实现
3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分析
    3.1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条的构成
        3.1.1 银行/金融机构
        3.1.2 移动通信运营商
        3.1.3 第三方支付公司
        3.1.4 商家
        3.1.5 消费者
        3.1.6 小结
    3.2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成长状况分析
        3.2.1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成长历程分析
        3.2.2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成长现状分析
        3.2.3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成长环境分析
    3.3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3.3.1 以金融机构为主导
        3.3.2 以运营商独立运营为主导
        3.3.3 以第三方运营商为主导
4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Sthengths)
        4.1.1 巨大的市场机遇
        4.1.2 成熟的支付渠道和低廉的业务成本
        4.1.3 可为产业链各方带来可观的业务收入
        4.1.4 银行之间的竞争推动产业链向前发展
        4.1.5 国外成熟的运营经验可供借荐
    4.2 劣势分析(Weakness)
        4.2.1 安全的问题
        4.2.2 国家政策的问题
        4.2.3 信用制度的问题
        4.2.4 消费习惯的问题
        4.2.5 产品质量的问题
        4.2.6 支付资费的问题
    4.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4.3.1 物联网带来手机支付的新纪元
        4.3.2 手机支付业务向公用事业领域延伸
        4.3.3 "超级网银"为电子支付预留发展空间
        4.3.4 手机银行服务"上海世博会"
    4.4 威胁分析(Threats)
        4.4.1 专业人才短缺
        4.4.2 支付终端成本高昂
        4.4.3 商户推广难度大
5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链整合策略
    5.1 手机银行产业链整合的思路
    5.2 产业链整合实现途径
        5.2.1 股权并购途径
        5.2.2 战略联盟途径
        5.2.3 产业集群途径
    5.3 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策略
    5.4 适合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
6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进一步加强行业市场监管
        6.1.2 加强电子支付牌照发放制度
    6.2 企业层面
        6.2.1 加强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关系
        6.2.2 加强推广力度提高用户满意度
        6.2.3 商家选择和激励策略
        6.2.4 考虑通过注资的方式掌握产业链
7 结论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手机银行用户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J]. 谢滨,林轶君,郭迅华.  南开管理评论. 2009(03)
[2]我国商业银行渠道整合策略[J]. 常嘉亮.  甘肃金融. 2008(10)
[3]3G时代的手机银行[J]. 邓华锋.  金融电子化. 2006(09)
[4]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我国的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 廖敏慧.  商场现代化. 2006(22)
[5]手机银行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J]. 张纪.  上海金融. 2006(02)
[6]产业集聚、产业链及在西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J]. 钟庭军,张晔.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05)
[7]浅议第三方支付平台[J]. 李二亮,刘云强.  电子商务. 2005(09)
[8]产业链化现象初探[J]. 曾永寿.  现代乡镇. 2005(04)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外部空间拓展的二维分析[J]. 郑胜利.  国际贸易问题. 2005(02)
[10]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 刘贵富.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建行山东分行手机银行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研究[D]. 徐宁正.山东大学 2008
[2]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的应用研究[D]. 郭玉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4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174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