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11:32
  本文在阐述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质押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现状和瓶颈,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并在运作模式上对应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比较成熟的美、日、韩三国进行比较。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知识产权质押在我国文化投融资中的六大运作策略,进而初步探索我国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创新模式。本文构建了贷款企业、专业评估机构、信托担保机构、银行和政府五大主体,风险共担、权责明确、有效联动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模式。尤为强调政府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初期政府的先导作用,建议政府设立“公益信托担保基金”,示范和带动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的形成。同时本文认为,随着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健全,在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市场化模式逐步走向成熟时,必须寻求政府公益信托担保的退出机制。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问题研究


北京模式示意图

示意图,上海浦东,模式,示意图


海中药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笔小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标志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上海浦东模式的出现。上海浦东模式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质押给政府指定的机构,由该机构为其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图3一2)。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藻藻鬓 鬓 瓢瓢瓢篡蒸 lllllllll润润润 润润润润润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 翼翼翼鬓鬓鬓鬓 鬓翼翼蟾蟾 蟾蟾蟾蟾蟾图3一2:上海浦东模式示意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上海浦东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其一是每年从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中拨出2000万人民币至合作银行账户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有偿担保;其二是由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贷款担保,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给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其三是由浦东知识产权中心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简易的知识产权评估程序,简化放贷流程。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银行按照95%和5%的比例承担风险。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在2008年加大了单笔贷款限额和延长了还款年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上海浦东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机构的担保信用,改革了科技发展基金的使用方式,变无偿拨款为有偿使用,有效地推动了上海浦东地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拨发的专项资金的数额限制,这种政府担保型模式无疑限制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贷款规模。(3)武汉模式:直接质押与间接质押相结合武汉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是在充分借鉴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出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模式之比较分析——基于法律社会学的分析视野[J]. 周丽.  电子知识产权. 2009(11)
[2]政府支持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及其特征分析[J]. 李希义,蒋琇.  科技与法律. 2009(05)
[3]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J]. 仇书勇,龚明华,陈璐.  新金融. 2009(09)
[4]中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状况研究[J]. 徐栋.  电子知识产权. 2009(08)
[5]基于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探析[J]. 江春,张文,许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发展综述[J]. 苏玲媚.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2)
[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解与分步控制[J]. 张伯友.  知识产权. 2009(02)
[8]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破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J]. 耿明英.  国际商务财会. 2009(01)
[9]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及其控制模式创新[J]. 耿明英.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11)
[10]知识产权质押的担保功能初探[J]. 安中业,杜蓓蕾.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硕士论文
[1]试论知识产权抵押在我国文化产业融资中的应用[D]. 权国强.西北大学 2008
[2]知识产权质押价值评估问题研究[D]. 赵丽洪.河北农业大学 2008
[3]知识产权评估及其变现[D]. 王清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4]论知识产权质权[D]. 戴谋富.湖南师范大学 2002
[5]论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知识产权担保融资[D]. 安晓彬.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62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262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