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兰州银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23:19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使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日趋成熟,收单清算,刷卡消费已经成为重要的支付形式和消费模式,是新型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银行业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收单业务一直被视为银行卡业务的分属业务。但是新型金融消费模式下,收单业务成为独立的业务类型,开始为银行提供大量的中间业务收入。除此之外,以收单业务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和营销体系对于客户消费习惯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兰州银行依托于甘肃省的金融消费市场,一直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收单业务体系。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期,收单业务市场整体呈现向上趋势,收单场景融合速率不断提升,个人支付习惯也随着支付场景的变化逐渐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兰州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兰州银行在本世纪初开始推出收单业务,从业务开展情况看在整个兰州市场上占有率也相对较好。为了更好地获得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兰州银行也非常重视银行的市场营销工作,该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现有的营销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银行收单业务市场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兰州银行收单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银行的收单业务种类、业务开展情况以...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兰州银行收单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011-2019年我国GDP走势情况图

兰州,银行,金额,商户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兰州银行收单业务市场营销策略优化23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小微商户目光,但是其繁琐的主扫交易方式也容易被商户所诟病,需要消费者自主进入APP扫一扫界面,同时整个交易是由消费者自主发起的,容易发生逃单的风险事件。4.2.3收单业务营销情况(1)业务规模方面截止2019年年末,兰州银行特约收单商户合计3万户,、其中MIS-POS收单商户60户,智能POS收单商户18000户,传统POS收单商户6000户,扫码盒子收单商户1500户,静态二维码码牌商户5000户,按照收单商户绑定的结算账户所带来的日均储蓄存款沉淀资金来看,所有收单商户绑定结算账户2020年末时点存款余额为9.51亿元,较2017年净增2.17亿元,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客户的总体数量还是存款规模,兰州银行都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从2011年开始,兰州银行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2011年到2013年这一发展阶段,兰州银行收单商户储蓄存款从零基础发展到了6亿元,这对兰州银行活期储蓄存款规模的提升起到了基础性的带动作用。在2014年-2016年期间,受到收单政策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兰州银行收单业务的发展速度出现了逐步降低的状态,这三年期间的收单商户储蓄存款总额不断降低。从2017年开始,兰州银行大力研发新型移动支付收单工具,相继上线了静态二维码码牌、智能POS、扫码盒子等收单产品,从收单商户储蓄存款方面来看,与2016年年末的数据相比,2018年年末的数字出现了近2亿元的提升,具体情况如图3.1所示。图4.1兰州银行2012-2018年收单业务交易金额情况走势图另一方面,从交易手续费看,兰州银行收单业务交易手续费从整体上看也呈

兰州,银行,情况,商户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兰州银行收单业务市场营销策略优化24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12年兰州银行交易手续费为635万元,2015年涨到了1240万元,这一数字在2018年达到了1967.5万元,具体情况如图3.2所示。图4.2兰州银行2012-2018年收单业务交易手续费情况走势图4.3兰州银行收单业务市场营销现状兰州银行自开展收单业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该业务的市场营销工作,从当前银行收单业务市场营销情况看,兰州银行收单业务市场营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3.1不同分行收单业务营销现状甘肃省作为我国西北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省份,从行政区域划分看主要有兰州市、金昌、天水、平凉、庆阳等14个地州市。兰州银行作为当前甘肃省成立最早的具有独立法人机构的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在14个地州市均设有分行,其中收单业务存量最大的、商户活跃数量最多的是兰州地区,达到了1.69万户,占当地商户数量的8.97%,具体的营销情况如表4.1所示。表4.1兰州银行主要分行收单业务情况表分行名称商户数量增长速度占地区商户总数2017年2018年兰州1.581.696.96%8.97%嘉峪关0.320.359.37%3.54%金昌0.240.268.33%5.68%


本文编号:3341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341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