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09:2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饱受融资难的困扰,供应链金融利用核心企业的优质信誉,以真实的贸易活动为基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供应链金融迈向了新征程。本文的案例研究对象为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包括理论基础、运作机理和融资模式,首先论述了我国互联网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然后介绍了案例中企云链公司的“云链金融”平台的基本情况和模式设计,对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模式分析,包括融资流程、风险控制以及与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区别,分析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得出研究结论: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了商业信用的共享形式,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在互联网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现状以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然后通过对中企云链公司进行模式分析,发现“云链金融”平台通过将互联网、传统产业、金融、供应链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中企云链公司的模式深耕产业互联网领域,创新创立了“N+N+N”平台模式,并采取各种手段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显著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2保理池流程图

流程图,流程图,应收账款


第四章中企云链公司的云链金融模式分析24(3)反向保理。具有良好信誉的下游客户和供应链保理商签订逆向保理协议,就下游客户与相应的上游供应商货物交易的应收账款问题,共同为上游供应商想出了一系列融资和结算的解决方法。当供应商手握应收账款权时,待下游客户的确认后,应收账款可以转移到保理商处从而贷得资金,信用风险评估目标发生变化是这种方式跟一般保理业务的差异所在。图4—3反保理流程图(二)云信融资模式(1)反向保理融资核心企业将云信额度按需并酌情分给上下游公司,需要融资的公司利用云链金融平台进行逆向保理操作进行融资,并把握有的云信额度转移到金融服务机构来进行融资,且接受云信的金融机构可以向其他金融机构转移云信以获取资金。云信与带有担保信的应收账款权较为相像,因为云信开始运转的时候有来自资金提供者的信贷认可。云链平台的融资行为可以看成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票证担保”。在集团公司或核心公司有足够闲钱的情况下,他们也能选择设立产业基金来中小型公司提供便利资金服务。云链平台丝毫不差地录入了每次交易的发起人,付款人,收款人,金额,承诺付款日期等重要信息,并保留了具有可溯性的贸易流通过程,且云信的参与者对交易及云信使用的相关事项都是知情的。而且,云信的循环是无限的,并且每个循环都是独立且无可挽回的。企业按照要求提交融资申请,在满足平台的审核条件的情况下,云链平台就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将融资金额发放到企业的账户中。云链金融平台的优质服务满足了融资市嘲短,频,快”的要求。只要在云信未到期,企业可以依照自身情况对云信进行灵活地拆分、流转。核心企业负责偿还已经到规定期限的云信,不得再继续使用,由金融机构负责清算,把云信归还到的每个持有人的账户。

公司,供应链,差价,供应商


中企云链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27图4—5云信融资额度分布(二)穿透产业链过去,大多数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公司均使用商业汇票或银行汇票进行结算,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并不乐观,受到很多限制。中企云链公司开发的模式将核心公司应收账款的权利确认从传统的开立商业票据改为了开立云信。在云链金融模式下,核心企业开立并使用云信,并发放给供应商,供应商企业再对手中的云信进行拆分和转移,这样云信就可以实现顺着一级供应商渗透到供应链上所有级供应商,并迅速扩散至供应链中的所有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利用云信,不仅解决了企业三角债券的问题,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供应链的成本。此外,供应商把手中的云信转让出去以获取融资,从而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快速便捷地发放融资。(三)不赚供应链金融利差过去企业在利用传统融资模式进行融资时,金融机构会从中谋求差价。举个例子:保理公司从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约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之间,而中小企业从保理公司获取资金的成本则提升至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左右,保理公司从中赚取一到两个点的差价。在互联网时代,中企云链公司顺应潮流,利用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模式,为企业以保理的形式开立云信,企业持有的云信又通过再保理划入金融机构处,从而获得资金。云链金融平台在交易中只收取很少的手续费,不从中赚取差价,因此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大降低。比起赚取差价,中企云链公司更看重的是客户资源和交易所得的数据,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是构建企业之间的金融生态圈,所有参与者利益互关互联。(四)利用大数据分析中企云链公司利用大数据,在分析了平台用户的交易习惯、交易历史等信息之后,可以构建出各用户的信用模型,在之后的融资中,将模型提供给银行作为发放贷款额度的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技术驱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创新研究[J]. 郭菊娥,陈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供应链金融:理论演进及其内在逻辑[J]. 夏雨,方磊,魏明侠.  管理评论. 2019(12)
[3]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 郭仕广.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S2)
[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供应链金融创新优化路径初探[J]. 郑君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S1)
[5]对优化产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思考[J]. 徐锦瑞,陈锦荣.  上海金融. 2019(04)
[6]博弈视角下区块链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J]. 张路.  经济问题. 2019(04)
[7]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J]. 宋华.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3)
[8]供应链金融服务新型框架探讨:区块链+大数据[J]. 蔡恒进,郭震.  理论探讨. 2019(02)
[9]从融资角度解析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困境[J]. 卜振兴.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4)
[10]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J]. 徐鹏杰,吴盛汉.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5)

博士论文
[1]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D]. 何昇轩.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30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30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