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基于金融总量、效率和稳定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4 15:0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依存关系?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文从定性分析和经验分析两个角度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上述问题作出初步回答。本文首先对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其后,通过构造合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测度变量,分别就我国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增长,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我国1995-2009年的金融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的动态关系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金融资产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张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了不利的影响;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我国金融机构应着手提高效率,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虽然起到了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但过大的储备规模也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我国金融的本...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数据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整理
GDP的比重来衡量。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代表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金融业也越发达;反之,则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低,金融业落后。从图3.2可以清楚地看到,1985年到2009年,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在不断地加深,从1985年的约60%,上升至2009年的180%以上。二、金融资产规模和经济金融化在我国货币存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我国经济中金融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资产规模是全社会的金融资产总量,其狭义的定义为:全部社会成员持有的包括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和债券)在内的全部金融资产。‘,17赵志君《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从金融资产统计的实践出发
迷龀す叵笛芯恳换?诮鹑谧芰俊⑿?屎臀榷ㄊ咏堑姆治?图3.3显示出1994年一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及占GDP的比重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至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增长、储备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之后,实现了汇率并轨和银行结售汇制度,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截止2000年底,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 1655.74亿美元。第二阶段从2001年开始,外汇储备规模持续较快增长,我国跃居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截止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3991.52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使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继续增强,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金融稳定,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发展的倒U型增长效应与最优金融规模[J]. 苏基溶,廖进中. 当代经济科学. 2010(01)
[2]一个基于金融稳定的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兼论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J]. 李巍,张志超. 经济研究. 2009(08)
[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J]. 王洪斌,柳欣. 经济问题. 2008(01)
[4]多种单位根检验法的比较研究[J]. 房林,邹卫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1)
[5]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 范学俊. 金融研究. 2006(03)
[6]金融发展的福利收益和“门槛效应”——一个动态最优增长分析[J]. 吴信如. 财经研究. 2006(02)
[7]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 王志强,孙刚. 管理世界. 2003(07)
[8]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J]. 舒元,徐现祥. 经济研究. 2002(11)
[9]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 周立,王子明. 金融研究. 2002(10)
[10]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 伍志文. 经济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43640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数据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整理
GDP的比重来衡量。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代表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金融业也越发达;反之,则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低,金融业落后。从图3.2可以清楚地看到,1985年到2009年,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在不断地加深,从1985年的约60%,上升至2009年的180%以上。二、金融资产规模和经济金融化在我国货币存量迅速增加的同时,我国经济中金融资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资产规模是全社会的金融资产总量,其狭义的定义为:全部社会成员持有的包括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和债券)在内的全部金融资产。‘,17赵志君《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从金融资产统计的实践出发
迷龀す叵笛芯恳换?诮鹑谧芰俊⑿?屎臀榷ㄊ咏堑姆治?图3.3显示出1994年一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及占GDP的比重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至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增长、储备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之后,实现了汇率并轨和银行结售汇制度,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截止2000年底,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 1655.74亿美元。第二阶段从2001年开始,外汇储备规模持续较快增长,我国跃居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截止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3991.52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使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继续增强,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金融稳定,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发展的倒U型增长效应与最优金融规模[J]. 苏基溶,廖进中. 当代经济科学. 2010(01)
[2]一个基于金融稳定的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兼论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J]. 李巍,张志超. 经济研究. 2009(08)
[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J]. 王洪斌,柳欣. 经济问题. 2008(01)
[4]多种单位根检验法的比较研究[J]. 房林,邹卫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1)
[5]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 范学俊. 金融研究. 2006(03)
[6]金融发展的福利收益和“门槛效应”——一个动态最优增长分析[J]. 吴信如. 财经研究. 2006(02)
[7]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 王志强,孙刚. 管理世界. 2003(07)
[8]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J]. 舒元,徐现祥. 经济研究. 2002(11)
[9]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 周立,王子明. 金融研究. 2002(10)
[10]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 伍志文. 经济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436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3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