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03:08
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虚拟经济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出现了虚拟经济的大幅波动,虚拟经济的大幅波动导致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最终使得其中一些国家出现了银行危机或金融危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仍处于主导地位,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的开放与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总结国际上的经验,重视虚拟经济内在波动性的特征,探讨虚拟经济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将对我国虚拟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产生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虚拟资本理论、货币信用危机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和金融危机史观等理论,结合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及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虚拟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在目前我国的金融环境下,我国虚拟经济的波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已初步成型,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深入发展,虚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虚拟经济波动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甚至是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的影响必然会日渐明显。为此,本文认为可以从几个...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框架结构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 基本概念
1. 虚拟经济的基本含义
2. 虚拟经济波动的特征
3. 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基本含义
4. 商业银行稳定性测定的方法
5. 商业银行稳定性测定的指标体系
(二) 基本理论
1. 虚拟资本理论
2. 货币信用危机理论
3. 金融脆弱性理论
4. "安全边界说"
5. 金融危机史观
二、虚拟经济波动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渠道
(一) 信贷风险渠道
(二) 市场风险渠道
(三) 附属机构的影响渠道
(四) "第二回合"渠道
三、虚拟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设计思路及计量方法介绍
1. 设计思路
2. 计量方法介绍
(二) 研究样本及数据说明
1. 虚拟经济的样本选取
2. 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样本选取
3. 样本数据说明
(三) 实证分析
1. 滞后期选取
2. 单位根检验
3. 建立VAR模型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四) 实证结论
四、对策建议
(一) 保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促进虚拟经济的稳定发展
1. 建立虚拟经济的预警指标体系
2. 维护虚拟经济的健康运行
3. 强化对虚拟经济运行的监管
4. 制定关注虚拟经济稳定的货币政策
(三) 加强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识别和监测
1. 重视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研究
2.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四) 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建设
1. 加强对于资金流向的监测
2. 加强商业银行的审慎管理
3. 加强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
五、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美元危机[J]. 张云,刘骏民.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3)
[2]虚拟经济研究八个前沿问题(续)[J]. 刘晓欣. 开放导报. 2009(01)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 严太华,李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1)
[4]经济虚拟化下金融稳定与虚拟经济管理——基于次贷危机的启示[J]. 李宝伟. 亚太经济. 2009(01)
[5]虚拟经济研究八个前沿问题[J]. 刘晓欣. 开放导报. 2008(06)
[6]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 万晓莉. 金融研究. 2008(06)
[7]股票价格波动对银行稳定影响的理论及经验分析[J]. 段军山. 金融论坛. 2006(06)
[8]虚拟经济非稳态特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 王爱俭,齐占宽.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02)
[9]虚拟经济波动及其演化[J]. 李俊青. 财经研究. 2005(02)
[10]虚拟经济波动复杂性研究[J]. 李俊青. 南开经济研究. 2004(06)
博士论文
[1]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研究[D]. 余喆杨.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中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 周铭.河海大学 2007
[3]中国银行业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D]. 郑鸣.厦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程度与成因的实证分析[D]. 邵丽.南京理工大学 2008
[2]中国虚拟经济波动与市场风险预警研究[D]. 陈杰.天津财经大学 2007
[3]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评估[D]. 熊波.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及预警系统的建立[D]. 丁敏.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和深化的研究[D]. 孙丽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D]. 陈灏.河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6949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框架结构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 基本概念
1. 虚拟经济的基本含义
2. 虚拟经济波动的特征
3. 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基本含义
4. 商业银行稳定性测定的方法
5. 商业银行稳定性测定的指标体系
(二) 基本理论
1. 虚拟资本理论
2. 货币信用危机理论
3. 金融脆弱性理论
4. "安全边界说"
5. 金融危机史观
二、虚拟经济波动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渠道
(一) 信贷风险渠道
(二) 市场风险渠道
(三) 附属机构的影响渠道
(四) "第二回合"渠道
三、虚拟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设计思路及计量方法介绍
1. 设计思路
2. 计量方法介绍
(二) 研究样本及数据说明
1. 虚拟经济的样本选取
2. 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样本选取
3. 样本数据说明
(三) 实证分析
1. 滞后期选取
2. 单位根检验
3. 建立VAR模型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四) 实证结论
四、对策建议
(一) 保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促进虚拟经济的稳定发展
1. 建立虚拟经济的预警指标体系
2. 维护虚拟经济的健康运行
3. 强化对虚拟经济运行的监管
4. 制定关注虚拟经济稳定的货币政策
(三) 加强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识别和监测
1. 重视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研究
2.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四) 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建设
1. 加强对于资金流向的监测
2. 加强商业银行的审慎管理
3. 加强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
五、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美元危机[J]. 张云,刘骏民.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3)
[2]虚拟经济研究八个前沿问题(续)[J]. 刘晓欣. 开放导报. 2009(01)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 严太华,李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1)
[4]经济虚拟化下金融稳定与虚拟经济管理——基于次贷危机的启示[J]. 李宝伟. 亚太经济. 2009(01)
[5]虚拟经济研究八个前沿问题[J]. 刘晓欣. 开放导报. 2008(06)
[6]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 万晓莉. 金融研究. 2008(06)
[7]股票价格波动对银行稳定影响的理论及经验分析[J]. 段军山. 金融论坛. 2006(06)
[8]虚拟经济非稳态特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 王爱俭,齐占宽.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02)
[9]虚拟经济波动及其演化[J]. 李俊青. 财经研究. 2005(02)
[10]虚拟经济波动复杂性研究[J]. 李俊青. 南开经济研究. 2004(06)
博士论文
[1]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研究[D]. 余喆杨.华中科技大学 2009
[2]中国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 周铭.河海大学 2007
[3]中国银行业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D]. 郑鸣.厦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程度与成因的实证分析[D]. 邵丽.南京理工大学 2008
[2]中国虚拟经济波动与市场风险预警研究[D]. 陈杰.天津财经大学 2007
[3]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评估[D]. 熊波.西南财经大学 2006
[4]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及预警系统的建立[D]. 丁敏.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和深化的研究[D]. 孙丽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D]. 陈灏.河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6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7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