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公众预期的形成机制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5:20

  本文关键词:公众预期的形成机制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鉴于宏观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的日益增加,公众预期管理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公众预期一方面直接影响经济行为个体的投资消费等经济决策行为进而反映到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带来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能够利用自身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向公众传递经济政策信息,引导公众合理预期的形成。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管理好公众预期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公众预期管理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中央银行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缺乏公众预期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和完善我国公众预期管理体系,应深入分析预期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公众预期的特征提出对策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借鉴国外预期管理先进经验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公众预期管理首先应明确何为公众预期,本文中我们将预期概念定义为公众在做出经济决策之前,通过已获取的历史信息和现实经济信息对未来经济运行和相关经济变量做出的估计和预测,以期获得期望的最大收益。其次,公众预期尤其是通胀预期的度量问题,预期作为一个心理因素,如何进行量化成为学者普遍研究和关心的问题。公众预期受经济行为个体主观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如何将这种带有较强不确定性和易变性的主观判断量化就成为预期管理的难点之一,当前公众通胀预期度量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通胀指数工具法以及计量经济模型法等,我国央行对居民通胀预期度量采用的方法就是问卷调查法,我国央行在公众预期度量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形式,中央银行在每个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对20000名城镇储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当前经济形式的总体判断、居民物价感受情况、收入感受情况、就业感受情况、储蓄、投资和消费意愿以及房价预期与购买意愿等,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主要是定性数据,央行通过采用扩散指数法将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得出居民通胀预期指数。第三,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特征分析。从预期理论演变历史来看,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理论可以概括静态预期理论、外推型预期理论、适应性预期理论以及理性预期理论。影响公众预期的因素很多,结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众预期形成受公众预期本身、货币政策、实际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资产价格和市场成熟度等影响较大,影响公众预期因素众多也给我预期管理带来了诸多难点,例如货币政策目标的多重性、公众预期来源复杂等。 最后,公众预期管理的核心在于政策管理体系的构建,本文在实证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预期管理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公众预期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在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央行与公众之间货币政策信息沟通,不仅要兼顾诸多因素对公众预期的影响还应强调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央行货币预期管理体系构建的短期和长期路径选择。短期内,我国央行应特别强调货币政策对公众预期的直接干预和引导,而在长期内公众预期的管理则应特别注重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
【关键词】:公众预期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透明度 制度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8
  • 一、选题背景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三、文献综述11-16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6-18
  • 第二章 公众预期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18-27
  • 一、公众预期的含义18-19
  • 二、公众预期形成的理论基础19-22
  • 三、公众预期的影响因素22-27
  • 第三章 我国公众预期的特征及管理难点27-32
  • 一、公众预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7
  • 二、我国公众预期的特征27-29
  • 三、我国公众预期管理的难点29-32
  • 第四章 我国通胀预期的实证分析32-35
  •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32
  • 二、通胀预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实证关系研究32-35
  • 第五章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35-41
  • 一、通胀预期的度量方法35-38
  • 二、通胀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38-41
  • 第六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管理41-48
  •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涵义及其影响41-45
  •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现45-48
  • 第七章 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48-55
  • 一、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短期路径选择48-51
  • 二、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长期制度建设51-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9-60
  • 在校期间参与研究项目目录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光秋;理性理论和预期理论的演进[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2 徐亚平;关于公众预期与货币政策的反思[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3 张宗新;张雪娇;;产出缺口、货币缺口与通胀预期管理[J];财经科学;2010年11期

4 李春琦;翁毅;;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测度: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的方法[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5 赵景峰;;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对策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05期

6 陶川;;人民币升值预期、资产升值预期与热钱流入——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8年07期

7 苏h椒,

本文编号:371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71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