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中、美两国比较
发布时间:2017-05-22 15:16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中、美两国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了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增长,央行更频繁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24次调整,占到自1984年存款准备金率设定以来调整次数的60%。此外,央行还提高利率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使用频率。货币政策虽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但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 首先,本文分别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以及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物价传导机制,研究中、美两国产生物价非对称性的原理,并将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本文分别分析了价格粘性与理性预期产生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并采用CC-LM模型研究信贷配给与资本金约束导致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理。最后,本文建立包含广义货币供应量,物价和汇率等变量的VAR模型,研究2001年1月-2012年12月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物价非对称效应,并将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三点:1.中、美两国的物价传导机制存在差异,但均存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2.理性预期、价格粘性和信贷传导渠道均会导致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3.中、美两国均存在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且中美两国的物价非对称效应存在差异。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物价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22.0;F827.12;F726;F73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
- 1.2 文献综述8-13
- 1.2.1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提出8-9
- 1.2.2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9-13
- 1.3 国内外研究的简评及本文的创新点13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13-14
- 2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物价传导机制14-21
- 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14-16
- 2.2 美国货币政策的物价传导机制16-17
- 2.3 中国货币政策的物价传导机制17-18
- 2.4 中、美两国的物价传导机制对比18-19
- 2.5 本章小结19-21
- 3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形成机理21-29
- 3.1 价格粘性21-22
- 3.1.1 价格粘性的含义21-22
- 3.1.2 价格粘性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22
- 3.2 理性预期22-23
- 3.2.1 理性预期的含义22
- 3.2.2 理性预期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22-23
- 3.3 信贷渠道23-27
- 3.3.1 CC-LM模型的含义24-25
- 3.3.2 考虑信贷配给的CC-LM模型25-26
- 3.3.3 考虑资本金约束的CC-LM模型26-27
- 3.4 本章小结27-29
- 4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实证分析29-45
- 4.1 建模准备29-32
- 4.1.1 建模思路29-31
- 4.1.2 VAR模型的构建31
- 4.1.3 变量说明31-32
- 4.2 中国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实证分析32-38
- 4.2.1 平稳性检验32-33
- 4.2.2 协整性检验33-34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34
- 4.2.4 回归分析34-35
- 4.2.5 脉冲响应函数35-37
- 4.2.6 模型平稳性检验和方差分解37-38
- 4.3 美国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实证分析38-43
- 4.3.1 协整性检验38
-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38-39
- 4.3.3 回归分析39-40
- 4.3.4 脉冲响应函数40-41
- 4.3.5 模型平稳性检验和方差分解41-43
- 4.4 中、美货币政策的物价非对称效应比较43-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45-47
- 5.1 结论45
- 5.2 政策建议45-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世文;论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1994年03期
2 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3 陈建斌;;政策方向、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4 冯春平;正负货币冲击影响的不对称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5 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6 徐茂魁;陈丰;吴应宁;;中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基于当前货币政策无效性的探讨[J];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7 杨定华;;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8 陈丰;;金融危机下中国货币政策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基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年05期
9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物价非对称效应的中、美两国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8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