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6:28

  本文关键词: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离不开货币政策的运用,而货币政策工具的正确选择,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有效性,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和业界的热烈讨论。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对于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金融改革的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间的联系机理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具体阐述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是如何通过对中介目标的传导,进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发挥作用的;其次介绍了各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并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随后使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模型和方法,对比研究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1998年-2003年、2003年-2008年、2008年-2010年三个不同时期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整体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中发挥效用最大的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随后为公开市场业务、信贷规模政策,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分别与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间存在负向、正向、正向的影响作用,且在对最终目标的影响中,作用于经济增长指标时效果更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权平均利率的有效性则在随时间推移在不断提高,,与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间负相关,同时在对最终目标的影响中,对于目标价格变量的作用明显大于对目标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指出了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目前我国宏观环境和经济现状,提出了增强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2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15-16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18
  • 1.3.1 研究方法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8-21
  • 第2章 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有效性联系机理分析21-29
  • 2.1 相关概念界定21-23
  • 2.1.1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21-22
  • 2.1.2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2-23
  • 2.2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3-27
  • 2.2.1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3-24
  • 2.2.2 公开市场业务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4-25
  • 2.2.3 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5-26
  • 2.2.4 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6-27
  •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7-28
  • 2.3.1 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7
  • 2.3.2 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机理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现实分析及比较29-39
  • 3.1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运用29-33
  • 3.1.1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29-30
  • 3.1.2 公开市场业务的运用30-31
  • 3.1.3 再贴现、再贷款政策的运用31-32
  • 3.1.4 信贷政策的运用32-33
  • 3.2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运用33-35
  • 3.2.1 利率政策的运用33
  • 3.2.2 汇率政策的运用33-35
  • 3.3 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对比分析35-38
  • 3.3.1 1998 年前两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对比35
  • 3.3.2 第一阶段 1998 - 2003 年两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对比35-36
  • 3.3.3 第二阶段 2003 - 2008 年两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对比36
  • 3.3.4 第三阶段 2008 - 2010 年两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对比36-37
  • 3.3.5 总结性分析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计量检验及比较39-68
  • 4.1 计量检验方法与步骤说明39-41
  • 4.1.1 变量的选取39-40
  • 4.1.2 计量步骤40-41
  • 4.2 1998- 2003 年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有效性的计量检验及比较41-51
  • 4.2.1 变量的选取和处理41-42
  • 4.2.2 两类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计量分析42-45
  • 4.2.3 两类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影响的计量分析45-51
  • 4.3 2003- 2008 年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有效性的计量检验及比较51-59
  • 4.3.1 变量的选取和处理51-52
  • 4.3.2 两类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计量分析52-54
  • 4.3.3 两类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影响的计量分析54-59
  • 4.4 2008- 2010 年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有效性的计量检验及比较59-67
  • 4.4.1 变量的选取和处理59-60
  • 4.4.2 两类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计量分析60-62
  • 4.4.3 两类工具变量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计量分析62-67
  • 4.5 本章小结67-68
  • 第5章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的政策建议68-74
  • 5.1 实证结果分析68-70
  • 5.1.1 1998 - 2003 年第一阶段实证结果分析68
  • 5.1.2 2003 - 2008 年第二阶段实证结果分析68-69
  • 5.1.3 2008 - 2010 年第三阶段实证结果分析69-70
  • 5.2 提升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政策建议70-73
  • 5.2.1 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政策建议70-71
  • 5.2.2 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政策建议71-72
  • 5.2.3 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搭配的政策建议72-73
  • 5.3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戈;;信贷规模规避与货币政策调控[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2 耿强;樊京京;;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VAR检验[J];当代财经;2009年03期

3 李云峰;李仲飞;;汇率沟通、实际干预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4 刘晓军;陈晓枫;;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与完善[J];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5 吴丽华;;我国信贷规模控制的有效性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年10期

6 张屹山;张代强;;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7 张永芳;;流动性充裕条件下我国公开市场业务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0年16期

8 袁靖;李东进;;从贷款需求变化考证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9 彭兴韵;施华强;;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中国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10 谭速;党印;;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87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d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