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论民间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24 17:30

  本文关键词:论民间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后期的全面复苏,中央银行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一直为各方所关注。近年来,除了学者广为关注的正规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外,随着民间金融的不断庞大与发展,它作为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金融形态,成为了当今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干扰因素不可小觑。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模有多大,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减少民间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干扰的对策有哪些?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步的分析。 本论文总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参考与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两者关系进行了推敲与分析,梳理出本论文的整体脉络与逻辑结构。 第二部分为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做相关理论准备。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民间金融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通货需求模型,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 第四部分从理论上正反两方面分析出民间金融的存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第五部分通过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结果说明在存在民间金融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六部分为总结及政策建议,认为应该合理引导并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优化金融环境,减少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干扰。
【关键词】:民间金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35;F82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导论12-22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7
  • 1.2.1 对民间金融概念的界定12-14
  • 1.2.2 民间金融的测量研究14-15
  • 1.2.3 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影响15-17
  • 1.3 研究框架安排17-20
  • 1.3.1 研究思路17
  • 1.3.2 主要内容安排17-18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8-20
  • 1.3.3.1 研究方法18-19
  • 1.3.3.2 技术路线19-20
  • 1.4 创新与不足20-22
  • 1.4.1 研究创新20
  • 1.4.2 研究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20-22
  • 第二章 民间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22-29
  • 2.1 萨伊逆定律理论22-23
  • 2.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23-24
  • 2.2.1 金融抑制论23
  • 2.2.2 金融深化论23-24
  • 2.3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24-28
  • 2.3.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24-26
  • 2.3.1.1 利率渠道24-25
  • 2.3.1.2 银行信贷渠道25-26
  • 2.3.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6-28
  • 2.3.2.1 经济变量传导模式26-27
  • 2.3.2.2 微观经济主体传导模式27-28
  • 2.4 “迷失货币”假说28-29
  • 第三章 民间金融概述及其规模测算29-38
  • 3.1 民间金融涵义界定29
  • 3.2 民间金融规模测算29-36
  • 3.2.1 测算方法与思路29-30
  • 3.2.2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30
  • 3.2.3 解释变量的确定30-33
  • 3.2.4 模型的选择33-34
  • 3.2.5 基于模型计算民间金融规模34-36
  • 3.3 民间金融规模评价36-38
  • 第四章 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38-43
  • 4.1 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积极影响38-39
  • 4.1.1 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为货币政策实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38
  • 4.1.2 有利于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38-39
  • 4.1.3 有利于降低利率管制下利率扭曲程度,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39
  • 4.2 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造成冲击39-43
  • 4.2.1 与货币政策目标相违背,成为货币政策的抵消力量39-40
  • 4.2.2 造成基础货币测控失实,降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40
  • 4.2.3 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难以估算40-41
  • 4.2.4 扩大货币政策效果区域性差异41-42
  • 4.2.5 高风险行为不利于金融稳定42-43
  • 第五章 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实证分析43-53
  • 5.1 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43-44
  • 5.1.1 变量选择43-44
  • 5.1.2 数据说明44
  • 5.2 平稳性检验44-45
  • 5.3 协整性检验45-46
  • 5.4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建模与分析46-48
  • 5.4.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46
  • 5.4.2 自回归(VAR)滞后阶数P的确定46-48
  • 5.5 脉冲响应分析48-50
  • 5.6 分差分解50-53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53-62
  • 6.1 研究结论53
  • 6.2 政策建议53-62
  • 6.2.1 建立民间金融监测体系,完善货币监测指标53-56
  • 6.2.2 促进金融深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56-57
  • 6.2.3 大力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消除二元经济结构57-58
  • 6.3.4 推进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合作,提升我国金融系统资源的总体效率58-60
  • 6.2.5 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顺畅60-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旗;田晋军;宋计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民间金融发展趋向调查[J];华北金融;2009年05期

2 谢林林;;珠江三角洲民间金融发展探讨[J];现代财贸(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孙莉;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及金融体系的变迁[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4 ;卷首语[J];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5 杜朝运;关于“温州案例”的一些引申含义[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7期

6 刁怀宏;民营经济、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年02期

7 张新华;;民间金融箭在弦上,引而未发[J];新经济导刊;2009年04期

8 杨涛;;民间金融改革需要有更大突破[J];西部论丛;2010年06期

9 冯道星;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及治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10 隋建华;我国民间金融变迁的路径依赖[J];金融与经济;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江曙霞;马理;;民间金融的监管困境与整饬模式的改进[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5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许坚;;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7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9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锦琼;推进经济发展需开放民间金融[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龚震;给民间金融一个“户口”[N];中国税务报;2004年

3 张玫;“民间金融”谨慎迈步[N];经济日报;2004年

4 人行嵊泗县支行 全富波;审慎发展民间金融[N];上海金融报;2002年

5 苑德军;应该给民间金融留一席之地[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彭兴庭;民间金融的草根作用[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7 时报记者 胡光华 实习记者 兰真真;民间金融早期渐变路径[N];福建工商时报;2010年

8 花旗银行 译/社科院研究生院 黄念;民间金融作用不应低估[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易宪容;正视异常发达的国内民间金融[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李涛;吴晓灵:把民间金融摆到“明面”[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赵鑫;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7 滕昭君;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王革;中国转轨时期民间金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环;浙江民间金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滕云;我国民间金融的监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敏讷;民间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D];长安大学;2010年

4 秋慧;民间金融制度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耿康顺;中国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及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云;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雨露;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俊;关于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的思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李恩;我国非国有经济融资困境与民间金融的发展[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民间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91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