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双高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2 22:1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首位,本世纪前十年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并在2010年到达最高值42.10%,随后下降;与此同时,我国居民负债率也高速增长,相较而言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站在当前来看,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的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一高一低”现象,而是呈现“双高”。储蓄与投资密不可分,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负债与风险并存,事关经济金融危机。本文对这一“双高”现象进行研究,对于理解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是否处于健康水平、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以及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已有的关于居民部门储蓄与负债的影响因素研究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储蓄的因素和微观家庭部门负债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储蓄率与负债率的关系以及宏观负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公开可得的宏观数据,首先通过比较分析,观察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双高”现象;其次通过统计比较方法对比了我国居民储蓄率与其他国家的差异;最后对居民部门储蓄率、负债率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储蓄与负债的联立模型,探讨“双高”现象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呈现“双高”现象的...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斯密西斯消费理论图

图2-1斯密西斯消费理论图

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双高现象研究15研究表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适合分析消费者短期消费行为,属于一种短期消费理论。斯密西斯(Smithies,1948)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个人消费储蓄理论,纾解了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之间的矛盾(“消费函数之谜”)。斯密西斯指出....


图3-11992-2017年中国居民储蓄

图3-11992-2017年中国居民储蓄

从本国情况来看,已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从1992年的5453亿增长到2017年的190179亿,年复合增长14.70%。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虽然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人们生活水平还不算小康,收入勉强满足日常消费,此阶段居民储蓄率稳定在30.00%上下;九十年代末到201....


图3-2OECD国家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

图3-2OECD国家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

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双高现象研究22较低,而我国一直都是高居民储蓄率状况,多数研究都认为这与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以及收入不确定性有关。图3-2OECD国家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OECD3.2居民负债率发展现状自“去杠杆”话题被政府部门提及以来,市场对....


图3-32008-2017年中国居民负债率

图3-32008-2017年中国居民负债率

我国居民储蓄率与负债率双高现象研究23公布到2015年,2016和2017年的数据是根据外推得到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每年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总人口得到,总人口数据除了2010年是总人口普查数据外其余年份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抽样调查数据,根据资金流量表得到的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要....



本文编号:3946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946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