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探究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探究
【摘要】:近几年来居民的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理财意识也逐渐增强,即便是收入相对较少的城镇居民,因其受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对投资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传统的以储蓄形式获取利息进行资产增值的做法已经被撼动,定期存款所占比重逐步减少,很大一部分资金被分流至投资理财市场,居民的财富结构转型的征兆已经相当明显,理财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活跃。但是现阶段金融理财市场秩序乱相丛生,监管层面上,理财产品的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本身已经不相适应,同时还存在各种问题对有效监管造成诸多阻碍。因此笔者以现行理财产品中的典型性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域外发达国家监管的经验总结,力图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有效监管找寻合适路径。本文分为导言、正文以及结语三部分,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实施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笔者首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概况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了阐述,再从理财产品的现行规制框架入手,分析了当前银行理财产品规制的局限性,最后对银行理财产品实施监管的正当性进行论述,综合上述内容作为对银行理财产品实施监管的必要性基础。第二部分就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当中的典型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监管模式上,分析了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理财产品混业交叉经营的现实格局,机构割据势必造成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等问题;在监管理念上,提出原先的以银行为本位,以资本控制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缺乏对投资者的保护;在当前争议非常大的理财产品法律性质问题上,由于不同的基础关系会造成不同的监管标准,笔者就该部分对主要的争论焦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理财产品法律性质的最佳定位为信托法律关系;最后在监管配套机制上,提出引入行业自律机制与争议处理机制。第三部分主要对域外金融监管体制相对健全的英美两国为研究对象,就两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理财业务上的监管特色进行研究,总结出较为有效的监管模式,并从中找出可与我国制度环境相适应的监管思路和监管配套机制,即引入功能性监管和自律机制。第四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具体建议。在监管模式上提出引入功能性监管来弥补分业监管的缺陷,可以实现跨行业性的审慎监管,以保证监管资源的合理与有效配置,以达到监管信息的共享及减少监管者的监管成本和被监管者的守法成本。在监管理念上,提出现有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缺乏对投资者的保护,监管的目的虽然在于维护市场的稳定,但是理财产品的辐射面太广,涉及的资金也非常庞大,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本身地位就不平等,若监管只是一味地以银行为本位,势必会造成理财市场的失衡,因此平衡不同的监管理念变得越发重要。其次,在当前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定位不清的情形下,提出分类监管的解决方法,对于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在监管上予以不同的侧重点。最后对完善配套机制方面借鉴英美国家经验,注重对自律组织的建设,在争议处理机制上,引入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等,就完善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问题上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 监管问题 完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5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13
- 五、论文结构13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3-15
- 第一章 对银行理财产品实施监管的必要性分析15-25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概况及风险分析15-20
-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述15-18
-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分析18-20
- 第二节 现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制的局限性20-23
-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规制现状20-21
-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行规制的局限性21-23
- 第三节 对银行理财产品实施监管的正当性23-25
- 一、市场失灵23
- 二、信息的不对称性23-25
- 第二章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监管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分析25-35
- 第一节 监管模式与经营现状不协调25-27
- 一、混业经营、分业监管并存的现实格局25-26
- 二、监管标准各异造成监管秩序混乱26
- 三、机构割据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26-27
- 第二节 监管理念在资本控制与投资者保护间难以平衡27-29
- 一、过分偏重以资本为核心的监管理念27-28
- 二、现行监管理念缺乏对投资者的保护28-29
- 第三节 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定位不清导致监管困难29-33
- 一、各法律关系争论焦点及法律障碍29-30
- 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的最佳定位应为信托法律关系30-32
- 三、基于信托制度定位下的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构想32-33
- 第四节 监管配套机制不完善33-35
- 一、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33
- 二、缺乏健全的争议处理机制33-35
- 第三章 域外发达国家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制度研究及启示35-39
- 第一节 美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制度研究35-36
- 一、美国多元功能性监管模式35-36
- 二、美国银行理财市场上自律组织的构建36
- 第二节 英国商业银行的监管36-38
- 一、英国法定性监管与自律性监管并重的监管模式36-37
- 二、英国在理财业务上的政府引导机制37-38
- 第三节 对我国银行理财监管的的启示38-39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的构想39-48
- 第一节 监管模式的实质性突破39-41
- 一、以功能监管弥补机构监管的缺陷39-40
- 二、完善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机制40-41
- 第二节 监管理念的转变41-44
- 一、以资本为核心转向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41
- 二、完善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的理财产品监管制度41-44
- 第三节 法律性质定位不清下应采取分类监管44-45
- 一、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的监管44-45
- 二、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监管45
- 第四节 完善监管配套机制45-48
- 一、完善行业自律机制45-46
- 二、健全争议处理机制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茂扬;;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6期
2 王娟芳;;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3 刘建平;何斌;罗学强;安娜;;基于B/S模式的证券监管管理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8年03期
4 施蕴珊;;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经验借鉴[J];价格月刊;2009年04期
5 李从政;陈晓华;;关于加强进出口银行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思考[J];经济师;2008年05期
6 宗晓燕;陈建明;;信贷扩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8期
7 陆岷峰;张玉洁;;发展县域金融,助推农村经济[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年04期
8 徐永兵;;金融监管失灵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钟瑞;;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年05期
10 冯德海;;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领伟;保险公司风险处置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麦强盛;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泽平;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亚博;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徐明东;资本充足率约束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曾小龙;上市公司分类监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强;中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制度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戴莹;证券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李們們;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监管及中国监管体系重构设想[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晓剑;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巧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孙恩玉;价值工程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3 李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扬;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规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5 孙晓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张北平;兴业银行零售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建议[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风险及控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8 冯永丽;天津居民银行理财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9 胡歆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价值选择和制度构建[D];上海大学;2014年
10 郑彬瑞;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义务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7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3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