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动性管理两难背景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再审视
本文关键词:当前流动性管理两难背景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再审视
【摘要】:在金融市场短期流动性吃紧与长期流动性过剩的复杂背景下,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货币工具的运用应更为审慎。以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信贷的扩张和资本市场的活跃使得存款准备金对冲流动性的有效性受到极大冲击。在当前流动性管理两难背景下审视我国存款准备金法律制度,不难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亟需克服的缺陷。本文从剖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价值目标为逻辑起点,审视与反思制度的缺陷,尝试选择重构路径以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法律制度。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关键词】: 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 法律缺陷 重构
【分类号】:F8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期,我国银行出现“钱荒”,据外国媒体报道,大型国有银行曾向央行施加压力,要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资金,以缓解现金周转困难的不寻常状况。此前日益加剧的流动性过剩带来了物价的持续上涨,形成通胀压力,容易导致资产泡沫化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对此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提高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流动性管理[J];浙江金融;2010年06期
2 ;加息仍会“盯紧”物价指标[J];共产党员;2010年06期
3 张旭东;刘铮;安蓓;;央行为何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J];中国招标;2007年18期
4 ;加强流动性管理 引导金融健康发展[J];浙江金融;2007年04期
5 史进峰;;“池子”越做越大[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年11期
6 邱劲;郦彬;;准备金率此时调整的启示[J];证券导刊;2007年03期
7 严寒;;岁末宏观经济信号的解读[J];今日工程机械;2007年12期
8 ;一个月内两调准备金率央行“下一手”将是什么[J];科技与企业;2010年03期
9 李守忠;;浅谈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成因及解决之道[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3期
10 鲁政委;;央行仍会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J];中国外汇;200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庆杰;;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货币与投资政策[A];2008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3 李研妮;冉茂盛;;合作策略下银行抗流动性风险能力增强的理论验证——基于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流动性管理的模型分析[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周小亮;李志平;;基于演化博弈的投资者从政效应行为及其对策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焦方义;;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陈惠芳;;货币政策调整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7 陆前进;蔡莉;;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经济影响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徐小林;;宏观调控形势下促进聊城区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思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9 庞洪梅;;当前货币政策与投资增长的博弈[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潮潮;迟凯;付芳萍;车文刚;赵庆江;;基于模糊聚类的证券价格对公共信息的反应强度划分[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瑞华;加强流动性管理 巩固调控成果[N];金融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郭凤琳 周明;三动准备金剑指流动性管理[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宋焱;流动性管理仍是调控重点[N];金融时报;2007年
4 琢磨;控制通胀仍很艰巨[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一季度例会[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王栋琳;流动性管理制定“新路线图”[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郭茹;央行再调准备金率至12% 逼10年高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苗燕;特别国债对冲作用将逐步发挥[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黄真;咬定流动性管理莫放松[N];中国信息报;2007年
10 邹新;强化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该关注什么[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D];湖南大学;2011年
2 刘文忠;公司治理与银行流动性管理:选择权评价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吴惠杰;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银行利差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徐丽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稳健投资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薛强军;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及其风险管理[D];浙江大学;2007年
7 马丽娟;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来志勤;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价格与收益率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楼铭铭;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汪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诗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3 王珊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4 刘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应[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琼;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证券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亚們;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沪市银行板块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史红芳;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李开白;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量化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温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54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5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