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社会融资总量与最优货币政策操作

发布时间:2017-07-20 01:20

  本文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与最优货币政策操作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融资总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摘要】:本文在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社会融资总量比广义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来看,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变量总体表现要优于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代表的数量型变量。现阶段,由于国内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在最优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应将信贷规模作为主要变量,并将隔夜拆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在最优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应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变量,并将短期利率作为辅助变量。同时,不断发挥利率、汇率联动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大限度发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作者单位】: 西安mP灞生态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货币政策区域化调控机制研究”(71173165)
【分类号】:F832.4;F822.0;F224
【正文快照】: 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来,学术界围绕数量型中介目标适用性而展开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早在2001年学者夏斌和廖强就率先提出了货币供应量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论断[1]。陈利平[2]、于慧君和邱长溶[3]等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应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朝运;;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马根发;;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影响[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曾华;吴姝妍;;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4期

4 张晓锋;;关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15期

5 韩丽娜;;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A期

6 张延群;;从M_1、M_2的内、外生性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解读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整的含义[J];金融评论;2010年05期

7 黄安仲;毛中根;;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不能成为否定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8 胡舒予;耿中元;黄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9 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现金管理课题组;丁胜利;;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货币市场;2011年08期

10 曾令华;李红光;;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6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福勇;全力应对政策方向大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2 记者 李帅;“双政策”加速经济回暖 微调控制潜在风险[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肖明 实习记者 杨丽娟;2010年宏调政策“积极”“适度”不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记者 徐以升 李彬;李稻葵:今年是股市和房地产调整年[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赤择远;抑通胀 宏调政策需软硬结合[N];证券日报;2010年

6 新华社记者 记者 韩洁 王宇 江国成 姚均芳;“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记者 王宇 姚均芳;时隔三年加息,忧增长让位忧通胀[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朱以师;楼市再度来到敏感期 货币政策谨慎微调[N];经济视点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远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何时惠及物流行业[N];中国商报;2009年

10 记者 潘晓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房地产业贷款将继续受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4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陆文磊;基准利率传导和管理的金融市场微观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曾华珑;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雷国胜;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D];四川大学;2007年

8 付一婷;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荔;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吴国兵;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中介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3 荣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4 朱颖;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宜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张继;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力强;论一揽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D];广西大学;2007年

7 申睿波;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VAR模型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8 雷存俊;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张铭;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欣;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5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65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