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国内清算市场开放下的银行卡收单市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2:17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内清算市场开放下的银行卡收单市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收单市场 双边市场 清算市场开放


【摘要】:刷卡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普遍认同的非现金支付习惯,与之相关的银行卡收单市场在整个银行卡产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现代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单市场的完善和拓展程度。然而,伴随着国内收单市场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收单业务涵盖范围的不断延伸,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在国内清算市场开放之后,面对国际型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和日益复杂的运营环境,国内收单市场暴露出更多的不足与缺点,有些甚至危及整个银行卡网络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开放格局下的国内收单市场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各界对开放清算市场格局下的收单市场形成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为监管当局关于收单市场如何适应新局势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将双边市场理论、行业壁垒理论、网络外部性理论、差别化策略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基于收单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清算市场开放格局,运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开放格局下国内收单市场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国内清算市场放开已成定局,开放趋势不可逆转,清算市场开放对国内收单市场将产生有利影响:收单市场环境会进一步优化;收单市场在银行卡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发展愈加均衡;收单市场多方主体竞合发展态势逐渐明显;监管方式将愈加多元化。2.国际卡组织进军国内收单市场仍有难度,银联短期内将继续维持其垄断地位。国际卡组织欲要攻破银联在国内市场长期垄断形成的行业壁垒,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支付标准、达到相关的准入条件、改变收单业务战略布局,而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3.近年来,国内收单市场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受理环境明显改善,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合规性基础薄弱、风控和盈利能力较差等问题也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从收单业务本身出发,创新支付方式和增值服务种类,提升收单市场渗透率,另一方面要完善收单市场体制建设,建立合理的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监管制度,提高风控和盈利能力。
【关键词】:收单市场 双边市场 清算市场开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3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12
  • 1.3 本文的工作12-13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18
  • 2.1 商户受理行为13-15
  • 2.2 交换费的功能及定价机制15-16
  • 2.3 银行卡市场性质及竞争态势16-17
  • 2.4 监管体系研究17-18
  • 第三章 国内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18-23
  • 3.1 国内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历程18-19
  • 3.2 国内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现状19-23
  • 第四章 清算市场开放对国内收单市场的影响23-31
  • 4.1 收单市场的双边市场特性23-25
  • 4.2 提高双边市场效率,推进市场均衡25-29
  • 4.2.1 优化收单市场运行环境25-28
  • 4.2.2 提升收单市场比重,促进行业均衡发展28-29
  • 4.3 收单业务创新转型29-31
  • 4.3.1 传统业务创新转型29-30
  • 4.3.2 第三方支付业务创新30-31
  • 第五章 开放格局下国内收单市场发展的新态势31-36
  • 5.1 多方主体竞合发展31-32
  • 5.2 银联地位短期难以撼动32-34
  • 5.3 监管方式多元化34-36
  • 第六章 国内收单市场如何应对新形势36-40
  • 6.1 体制改革,提升服务专业化36-37
  • 6.1.1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36
  • 6.1.2 收单市场差异化发展策略36-37
  • 6.2 业务创新,提升收单市场渗透率37-39
  • 6.2.1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37-38
  • 6.2.2 创新增值服务种类,维护品牌权益38-39
  • 6.3 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提高风控及盈利能力39-40
  • 第七章 研究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附件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吉伟;;银行卡收单市场风险与监管研究——以河北省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为例[J];河北金融;2014年12期



本文编号:565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65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