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村镇银行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是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下的关键问题。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得到切实而有力的金融支持,直接关系农民分享改革红利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试点和探索推广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丰富了农村金融市场,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对于更好地服务“三农”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从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经营现状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力图运用“金融共生”相关原理对我国村镇银行建设和经营现状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理论指导,同时对影响村镇银行做大做强的共性问题进行定位分析,进而得出推进村镇银行创新发展的对策,为金融支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村镇银行 经营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1 绪论7-1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8-10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10
- 1.4 研究的创新点10-11
- 2 我国村镇银行的经营现状及特征分析11-17
- 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概述及经营现状11-15
- 2.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特征15-17
- 3 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共性问题探究17-23
- 3.1 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受限17
- 3.2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不清17-18
- 3.3 村镇银行的支农力度弱化18
- 3.4 村镇银行的人员素质不高18-19
- 3.5 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不充分19
- 3.6 村镇银行认可及认知度低19-20
- 3.7 村镇银行竞争压力较大20-21
- 3.8 村镇银行存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隐患21
- 3.9 村镇银行准入及后评价机制不完善21-23
- 4 村镇银行创新发展的对策23-25
- 4.1 服务对象的精确定位23
- 4.2 管理机制的灵活高效23
- 4.3 金融风险的科学管控23
- 4.4 宣传力度的广泛提高23-24
- 4.5 产品服务的不断创新24
- 4.6 优质团队的高效打造24
- 4.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金融监管24-25
-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8
- 致谢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买保险与银行储蓄谁划算[J];珠江经济;2001年04期
2 小露;银行储蓄三个月定期挺合算[J];乡镇论坛;2002年04期
3 ;全世界的银行储蓄都不收费[J];广西会计;2002年09期
4 石雷;谈谈发展银行储蓄问题[J];西南金融;2004年05期
5 黄歆飙,郑南源;市场学与银行储蓄工作[J];上海金融;1986年09期
6 玲玲;;首届全国农民“农业银行储蓄杯”足球邀请赛胜利结束[J];中国金融;1986年02期
7 ;功能齐全 操作简便 新型银行储蓄计算机投产出售[J];中国金融;1986年04期
8 丘仰文;也谈储蓄宣传[J];福建金融;1990年07期
9 黄少青;;我国银行储蓄的走势及对策[J];投资研究;1990年07期
10 李荣春;1991年本市银行储蓄趋势预测[J];上海金融;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占社;;银行办公室应做好金融宣传工作[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买保险不等于银行储蓄[N];中国信息报;2001年
2 阿宁;买保险与储蓄哪个划算?[N];华夏时报;2001年
3 记者 马翠莲;申城市民理财首选银行储蓄[N];上海金融报;2014年
4 张海容 郭民;公众希望什么样的银行储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5 刘平;银行为何不能自动分段计息[N];今日信息报;2006年
6 记者 刘柏录;银行储蓄不宜支付“破损钱”[N];协商新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沈国仪;投连险,为何禁入银行储蓄柜台[N];新华日报;2009年
8 徐涵;银行储蓄下降说明了什么?[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9 季任春;市场优势在丧失 银行储蓄需创新[N];市场报;2000年
10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实习记者 陈婷婷;近九成居民养老理财选择银行储蓄[N];北京商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玲玲;资产价格对中国居民银行储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荣峰;开放经济下银行稳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卓国雄;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测度指标及其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陈伟光;银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与中国银行业结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伟;储蓄存款冒领案件中银行民事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郑果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直销银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3 段盈;从中美比较视角探究直销银行在我国的发展[D];外交学院;2016年
4 战仲勋;我国村镇银行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海鑫;我国居民银行储蓄、证券及保险投资行为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6 冯阳;沈阳市盛京银行储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马明;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问题、对策及风险防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金挺;大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李飞;应用简易银行储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尧;我国危机银行处理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95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9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