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广东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银行的国内信用证业务迅猛发展的现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国内信用证放量增长的原因,探讨了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增长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规、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强化贸易真实性审查、丰富监管手段等促进国内信用证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国内信用证 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银行的国内信用证业务迅猛发展。以广东为例,2008年末,广东仅有6家银行开办国内信用证业务。至2013年5月末,广东开办国内信用证业务的银行达25家。2012年,广东省全年国内信用证开证14117笔,金额1478.6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1.6倍和2.7倍。国内信用证放量增长源于企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琳;;论信用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2年09期
2 陶绪翔;;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快速发展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勇刚;孙英隽;;国内信用证下的银行风险及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毕昕;信用证 国内信用证:支付结算的“生力军”[J];银行家;2003年02期
2 于喜富;王磊;;国内信用证纠纷案件的启示[J];银行家;2009年06期
3 潘乐;;是什么制约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J];国际融资;2007年07期
4 姜磊;代景良;;浅析国内信用证业务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经济;2009年16期
5 唐力力;关于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的若干思考[J];企业经济;2005年09期
6 宋亮华,沈光朗;我国国内信用证结构及功能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年03期
7 曹代福;;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探析[J];海峡科学;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覃燕;论信用证付款责任的欺诈例外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宫婧;论国内信用证在我国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禄;;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2 刘霞;冉成彦;;浅析金融创新的效应[J];大视野;2009年03期
3 钟滨;金融创新条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0期
4 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李明;;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正面影响[J];今日科苑;2009年14期
6 张燕;;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创新的再思考[J];财会研究;2009年21期
7 李钰超;;浅析我国的金融创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刘慧文;;试论我国的金融创新[J];福建金融;2006年11期
9 任伟;唐丽丽;;浅析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2期
10 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新;;金融创新中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王旭光;赵传河;孟宪林;张延雷;;加快金融创新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秦月星;;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健;;关于当前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马燕华;梁军;徐军;;金融创新在证券公司发展中的作用[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6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秦凤鸣;;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协调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7 谢赤;;证券设计中的风险分担与金融创新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单卫红;;律师面对金融创新的机遇和挑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10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 张旭波;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再思考[N];证券时报;2009年
2 王作化 吴新天;以金融创新支持外向型经济[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3 西南政法大学 黄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N];上海金融报;2003年
4 任晓;加快推进金融创新[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记者 卢晓平 实习生 阎宝林;金融监管要鼓励市场创新[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邹靓;货币政策需考虑金融创新的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巴曙松 卢晓平;金融监管要鼓励市场创新[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 李炎;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0年
9 何德旭;金融创新的全景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袁媛;谭雅玲:谨慎推进金融创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迎春;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李伏安;我国金融创新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学波;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商瑾;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5 许黎惠;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鹏;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7 王硕平;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童藤;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金融风险转嫁与资产证券化风险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张志超;中国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D];新疆大学;2002年
3 郭立鹏;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黄德权;论金融创新及其风险控制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梁柯;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金融风险防范[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杨加前;论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的法律监管[D];重庆大学;2008年
7 冯健芬;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路探讨[D];暨南大学;2003年
8 卢晓雯;金融创新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造[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苏彬;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及化解思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原维妮;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95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59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