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
本文关键词: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发现,银行业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力度明显加大,在体制机制、产品设计、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动力不足、知识产权无法进行质押融资等问题均已有所改善,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也从提议变成现实。但是,由于银行内部的信贷流程管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银行业创新产品与创新业务模式的推广缺乏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担保机构的协调配合,导致银行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继续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更加有效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银行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创新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1-38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引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计划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新华,线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5年02期
2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3 王朝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J];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华;杨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2 朱大地;彭龙;;商业银行利率选择与信贷配给问题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叶谦,张子刚;违约风险霍奇曼模型的拓展与信贷配给下的中小企业融资[J];财经论丛;2003年04期
4 刘湘云,杜金岷,郑凌云;中小企业融资力差异与融资制度创新次序[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5 刘明辉,李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J];财会通讯;2003年10期
6 彭建刚;王睿;;交易成本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关联性[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7 许传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成因与对策——湖北省个案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8 刘湘云;中小企业融资力差异与融资制度创新次序[J];财贸研究;2003年05期
9 谢启标;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的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2005年09期
10 何自力;;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益与风险分析[J];金融论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立佳;;我国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效率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刘大为;;我国中小企业问接融资问题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东;网络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符戈;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明;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6 张蓉;体制转轨时期中小企业融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王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费淑静;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甘春开;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胡竹枝;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供求、效率与机制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2 岑朝武;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及制度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吴英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文娟;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王美丽;非对称信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周孟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7 胡杨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8 苑海;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与融资制度变迁[D];浙江大学;2002年
9 周江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及现实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王勇;中小企业融资新假说:共生融资模型[D];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立俊;银行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分割性[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2 程惠霞;国际M & A浪潮与中小银行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3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4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5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6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李志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8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9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10 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以浙江路桥城市信用社为例[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峰;孙飞;;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新视野;2010年06期
2 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升级与金融支持[J];改革;2011年02期
3 文粒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4 朱颐和;;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的方略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刘彦文;;国际金融危机、结构调整与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6 顾海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与金融支持[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4期
7 郑孝仁;电脑应用引起的银行业革命[J];新金融;1994年06期
8 吴东胜;;瑞士对银行业实行监管的特点[J];中国财政;1998年07期
9 林鹏;知识经济与银行业创新[J];浙江金融;1999年02期
10 李;;银行业将遭遇六场争夺战[J];资料通讯;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市欧洲学会等举办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印堂;;银行业面对入世的选择[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于良春;鲁志勇;;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新扩展——银行业微观经济学评述[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蔡晓钰;陈忠;吴圣佳;;控制我国银行业中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督策略:一个博弈分析框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5 姚益龙;刘毅涛;;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率问题研究[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蒙乐艳;;对银行控制风险有效途径的探讨[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悦芹;;银行业改革与监管新挑战[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康美;;金融危机下银行如何进行市场营销——银行业市场营销的误区及对策[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陆娟;芦艳;娄迎春;;银行业顾客忠诚及其决定因素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彭宝玉;郭扬;李小建;;河南省银行业发展格局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建平;我国银行业总资产高达37万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记者 黄杨 赵红梅;银行业案件高发势头得到遏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3 武天国;我市召开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会议[N];新乡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王保宪邋郑岩;市银行业定下今年目标[N];济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朱周良;美银行业巨头今“体检”国有化是最后底牌[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中国银监会克孜勒苏监管分局;克州银行业稳健发展[N];克孜勒苏报;2009年
7 任晓;连平:明年银行业盈利增长20%以上[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记者 陶冶;一周内两令连发 美银行业风声鹤唳[N];金融时报;2010年
9 记者 韩雪萌;银行业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显其能[N];金融时报;2010年
10 王智;淘汰落后产能银行业大有作为[N];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竹青;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卢阳春;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余保福;银行业关联交易及其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秦凤鸣;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D];厦门大学;2004年
5 宋敏;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及其效率改进[D];河海大学;2006年
6 张渠;银行国际化并购与绩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傅晓初;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阎庆民;中国银行业风险的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殷伟;欧盟银行业一体化的竞争与效率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涛;论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D];湖南大学;2002年
2 虞(王争);试论欧元区银行业的全能化战略及其启迪[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杜晓琳;基于网络外部性的银行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林曦;股份制改革背景下的X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之路[D];厦门大学;2006年
5 夏大方;银行CRM中数据挖掘及其CRC方法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黄光;银行业高端个人客户满意度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吴建涛;我国当前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混业经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国文;基于中国银行产业组织优化的社区银行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9 杨智;工作嵌入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在银行业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都郁;银行业全面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37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3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