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股改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超效率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股改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超效率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 股改 效率 DEA方法 Tobit模型
【摘要】: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用DEA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1-2011年15家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之后使用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分析股改、资产回报率、市场规模等因素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有关因素之后,股改对商业银行效率有明显的正面作用,资产回报率、市场规模、管理能力等因素对银行效率也有影响。文章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改 效率 DEA方法 Tobit模型
【分类号】:F832.33;F224
【正文快照】: 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度商业银行股改前后的各种效率值以及变动情况;二是判别哪些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一、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集中于研究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即分别考察单位成本能否随着产量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韧;基于DEA方法的上海市银行业效率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5年11期
2 谢朝华;;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3 姚晋兰;毛定祥;;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评价与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传宝;;利用DEA模型 评价我国四大私有商业银行的相对有效性[J];商场现代化;2006年20期
5 胡军国;DEA方法在项目拟定方案筛选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01期
6 许水龙;技术进步评估的DEA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08期
7 刘瀛洲;估计一时段内技术进步的DEA方法[J];系统工程;1997年04期
8 殷克东,战德坤;基于DEA的产业效率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陈伟光;肖晶;;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7年01期
10 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课题组;王贵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管理机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2 张晨;胡丹;;基于IE“连续改善”思想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吕巍;陈洁;吕彦儒;;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潜在价值模型构建与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晨;胡丹;;基于IE“连续改善”思想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陆静;;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操作风险预警系统——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汤俊;肖健华;吴今培;;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殿国;徐兵;;系统建模的原始数据调整以及新模型的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8 娄蕙兰;;应用DEA方法和模型进行各省农业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9 李铭;;基于DEA方法的公共交通枢纽选址规划方法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敏;林则夫;;国内商业银行贷陕款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初探[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文;中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问题博弈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3 周群;经济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潘建国;基于非直接损失性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邵平;商业银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宏毅;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韩晓琴;中国商业银行运营中经济资本管理作用机理及其制度创新[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和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蒙肖莲;商业银行客户识别与保持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郭铭文;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凯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X效率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董冉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闫博;基于模糊Borda数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殷彭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研究及我国的现实选择[D];武汉大学;2005年
5 刘振疆;修正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分布模型的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刘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于海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KMV模型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8 曾艺;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9 叶钦华;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卓明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款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7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4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