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现实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0:34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现实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业现代化 实证分析 地区比较


【摘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而农业经济发展的世界经验和我国农业60多年转型发展的经验均表明,农业现代化将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有效的资金支持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所以对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然而,从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金融(或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关系这一较大的课题上,而专门研究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极少。因此,本文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现实问题的研究正好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这一空白,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本文首先对农村信用社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考察;其次,在用层次分析法与赋权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再次,在东部和中部选取相关样本,对样本县农村信用社支农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以上研究进行总结,得到相关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从我国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现代化投入的纵向比较来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规模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吸收存款的功能仍然强大,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发展资金。但是若以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来衡量,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信社的支农效率基本上是逐步降低的;从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横向比较来看,由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占了整个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绝大部分,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这一比例基本保持在75%左右,充分体现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地位。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也是一直高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第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信用社储蓄率和贷款效率的提高都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表现:改革开放前,农村信用社更多地起到的是聚集资金的作用,而发放农业贷款的能力有限,因此,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作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改革开放后至1992年是农村信用社的最佳发展时期,其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率均与农业现代化成正相关关系,二者共同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199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又开始持续下降,对农业现代化造成了阻碍作用;但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支农主力地位仍然突出。第三,从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状况的比较来看,中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的支农倾向要远强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信社,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担保方式非常单一,贷款风险普遍较高,从而导致单笔贷款金额比较小、贷款期限普遍较短,这种小规模、短期险的贷款对以机械化运作、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商业化经营为追求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言,还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带动作用。B县作为发达地区的代表,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虽然单笔金额较大,但支农用途的比例非常低,存在较严重的脱农倾向。第四,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在农村信用社以后的发展中必须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提高其支农积极性和支农能力;其次,在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中必须将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担保方式的创新降低农信社信贷风险,从而降低农业贷款利率,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最后,在商业化改革成为农信社未来发展大方向的背景下,中西部落后地区农信社在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要以发达地区农信社的发展为借鉴,在经营模式商业化的同时,还必须保留其为农户服务的本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考虑到已有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结论的可靠性难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则试图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定性定量结合法、实证规范结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而尽量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二,本研究的出发点是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功能进行客观评价,从中管窥提升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之途径,符合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努力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国情背景。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可供参考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难免存在缺陷;第二,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没有将农村非正规合作金融纳入研究范围。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业现代化 实证分析 地区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F320.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导论13-26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3-16
  • (一) 选题背景13-14
  • (二) 研究意义14-16
  • 二、研究综述16-21
  • (一) 关于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现代化历史贡献的研究16-18
  • (二) 关于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问题研究18-19
  • (三)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研究19-21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21
  • 三、研究内容21-22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22-24
  • (一) 研究思路22-23
  • (二) 研究方法23-24
  • (三) 技术路线图24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24-26
  • (一) 创新之处24-25
  • (二) 不足之处25-26
  • 第二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26-32
  • 一、农村信用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机制26-28
  • (一) 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农业产出的影响26-27
  • (二) 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27-28
  • 二、农业现代化评价理论28-32
  •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28-29
  • (二) 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方法29-32
  • 第三章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32-38
  • 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32-36
  • (一) 重新兴起和大规模发展阶段(1951~1957)32-33
  •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33-34
  • (三) 初步改革和发展阶段(1979~1995)34-35
  • (四) 深化改革和飞速发展阶段(1996~2002)35
  • (五) 全面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35-36
  • 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36-38
  • 第四章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状况38-44
  •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投入的纵向比较38-41
  • (一) 吸收存款基本情况38-40
  • (二) 储蓄—投资转化情况40-41
  •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横向比较41-44
  • (一) 农业贷款投放情况比较41-42
  • (二) 支农效率比较42-44
  • 第五章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实证分析44-60
  •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44-51
  • (一) 指标体系构建和标准值的确定44-47
  • (二) 指标权重计算47-49
  • (三) 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测评结果及分析49-51
  •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计量分析51-60
  • (一) 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指标选取51-53
  • (二) 实证检验过程及结论分析53-56
  • (三) 对农村信用社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56-60
  • 第六章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状况的地区比较60-67
  • 一、江西省A县样本分析60-63
  • (一) 江西省A县基本情况60
  • (二) 江西省A县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60-63
  • 二、浙江省B县样本分析63-65
  • (一) 浙江省B县基本情况63
  • (二) 浙江省B县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63-65
  • 三、小结65-67
  • 第七章 研究结论67-70
  • 参考文献70-76
  • 附录76-82
  • 附录1 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76-78
  • 附录2 农业现代化原始数据78-81
  • 附录3 农村GDP原始数据表81-8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84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84-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方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J];调研世界;1999年11期

2 郭田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3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4 王景新;;村域经济转型与乡村现代化——上海农村改革30年调研报告[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2期

5 石会文,潘典洲,郑克志;改革过渡时期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矛盾及化解[J];金融研究;1997年01期

6 周峰;霍学喜;;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问题探索[J];金融与经济;2005年11期

7 吴代红;王定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发展[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李靓靓;秦响应;;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8年04期

9 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9期

10 傅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婧;我国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5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55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