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成因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成因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自2011年第四季度至今,已经连续12个季度持续增长。可见我国资产公司针对商业银行的多次、大量的不良贷款剥离,只是从表面上大幅度减少不良贷款余额,暂时起到了缓解商业银行上市压力的作用,并没有从实质上化解不良贷款,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又开始暴露出来,且日益严峻。本文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各时期(不良贷款的高峰期、平缓期、下降期以及双升期)的不良贷款发展状况,从理论层面入手,首先探究了不良贷款的宏观形成原因。然后,本文通过综合整理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23组数据,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不良贷款的宏观成因进行实证分析。选择七个有代表性的宏观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存量(M2)、财政收入、利率、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国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构建经济模型,得出结论:不良贷款余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财政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以上宏观数据的增加则会导致不良贷款余额的减少;不良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货币存量(M2)、利率、失业率、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以上宏观数据的减少会导致不良贷款余额的减少。接着,本文又对各宏观数据对不良贷款余额的影响程度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分析,分析出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对不良贷款余额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防范房地产过热,稳定物价,减少政府干预,推进绿色信贷,坚持货币政策市场化为导向的化解对策。从间接调控的角度实现不良贷款余额的下降,提高了贷款质量。对稳定我国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不良贷款 宏观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2.1 国外关于不良贷款的研究状况9-10
- 1.2.2 国内关于不良贷款的研究状况10-11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11
- 1.3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11-14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文章框架12
- 1.3.3 本文创新12-14
- 第2章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关理论14-17
-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14
- 2.2 不良贷款的类型14
- 2.3 不良贷款的相关理论基础14-17
- 2.3.1 信用论15
- 2.3.2 银行脆弱性理论15-16
- 2.3.3 其他相关理论16-17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展阶段17-20
-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高峰期(1990~1999)17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平缓期(1999~2005)17-18
- 3.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下降期(2005~2011)18
- 3.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双升期(2011第四季度至今)18-20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成因分析20-23
- 4.1 经济体制的弊端20-21
- 4.2 宏观经济低位运行21
- 4.3 产能过剩行业蔓延21-22
- 4.4 房地产风险加大22-23
- 第5章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不良贷款成因实证分析23-33
- 5.1 宏观因子的选定23-24
- 5.2 数据24-33
- 5.2.1 数据来源24-25
- 5.2.2 数据处理25-27
- 5.2.3 回归分析27-33
- 第6章 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对策分析33-37
- 6.1 稳定物价33
- 6.2 防范房地产过热33-34
- 6.3 减少政府干预34-35
- 6.4 推进绿色信贷35
- 6.5 坚持货币政策市场化导向35-37
- 第7章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新伟;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必须“双管齐下”[J];农金纵横;2000年01期
2 韩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处理及增量防范[J];中国城市金融;2000年01期
3 周家银 ,柯玉峰 ,孙国庆;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比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1年12期
4 承革,于明霞;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金融;2001年04期
5 周彦明;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6 高智才,陈显群;国内银行不良贷款清理的措施[J];统计与决策;2002年12期
7 谢笃兰,欧光荣,郑少锋,陀炜;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比”工作的困难及其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02年06期
8 陈晓四,柯玉峰;银行不良贷款降比的难点与对策[J];武汉金融;2002年10期
9 刘玉杰,张进奎;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建议[J];黑龙江金融;2002年09期
10 邹新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体制成因及治理对策[J];求索;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青;;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法制环境——市金融法制研究会等举办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蔡中华;;基于优化模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警戒比率研究[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俊;应益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博弈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雪萌;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双降”[N];金融时报;2005年
2 记者 张学军;我省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保持“双降”[N];辽宁日报;2005年
3 记者 程勇;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双降"[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2006年3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N];黑龙江日报;2006年
5 记者 张学军;我省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双降”[N];辽宁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柴元君 实习生 秦媛娜;信贷趋缓 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反弹[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记者 张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将增大[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记者 姜蕴真;我市推进清收处置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工作[N];安阳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曹蓓;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时代”终结 仅农行坚守[N];证券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李丹丹 颜剑;三季度银行不良贷款普遍“双反弹”[N];上海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诗鸿;金融脆弱性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朱乾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及信贷风险防范[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张晓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章宦斌;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肖际冬;内蒙古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途径[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金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控和降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朱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风险控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德;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孙琼;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资金链”和“担保链”风险分析与对策[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虹儒;SN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防范措施[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10 胡婷;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变化趋势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64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6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