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方式研究——基于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本文关键词: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方式研究——基于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摘要】:"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依赖很大,但我国农村资金外流形势严峻,农业贷款所占比重过低、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变成农村资金外流的"抽水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从灾害、价格、担保和外部性4个方面分析农业、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引导与补充功能,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方式,缓解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具体做法是: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建立灾害风险补偿机制;拓展农产品期货经纪业务,提供市场风险对冲机制;拓展农业政策性担保业务,建立风险转移机制;拓展农业政策性风险投资业务,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拓展农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业务,建立农业政策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多样化机制。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萍乡市分行;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支农方式 农村金融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要求“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尽量满足农业、农村及农民的金融需求,保证充足的资本资金供应,才能逐步解决服务“三农”这一重大战略问题。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景新;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问题[J];发展研究;1994年01期
2 ;调整优化农业贷款结构 发挥农村金融主导作用[J];福建金融;1997年05期
3 黎芳;我国农村金融空洞的成因分析及其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中国人民银行伊犁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张雪林;;政策性金融支持新疆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策略[J];西部金融;2010年12期
5 贾婕,虞慧晖;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现实思考[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6 孙细望,何坪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张国亮;关于建立我国农村金融安全区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黄小彪;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田灿钧,张广斌;政策性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杨静芳;对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现实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刘颖;;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解决路径选择——从政府职能视角分析[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菁;;从农村供求出发 对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的探讨[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天;;浅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策略[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云;;共同开创农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6 萧芍芳;;应对中国农村金融缺位的若干对策[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张君生;;县域农村金融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周云娟;;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对策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加大力度优化广东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思磊;政策+市场[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2 高伟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农村金融体系的出路在哪里[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余贤群;农村金融改革需要理顺几个关系[N];光明日报;2005年
4 ;全面推进改革攻克农村金融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刘诗平;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N];经理日报;2007年
6 李涛 谢登科;唐双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须坚持“五个并重”[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记者 周闯邋王峰 通讯员 李宇;多管齐下改善农村金融边缘化的现象[N];金融时报;2007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涛;农村金融摆脱“短板”渴求突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易纲;农村金融:期待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为“三农”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N];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杨奕;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杜欣;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苏彤;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孟凡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肖科;中国政策性金融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卢文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丽峰;西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婷婷;吉林省拓展农村金融支持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左运光;农村金融供需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彭宽胜;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锋;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杨伟;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吕利琴;内蒙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一评;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服务“三农”的矛盾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洪雪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保障[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马占;完善河南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7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8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