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质量与交易成本
本文关键词:盈余质量与交易成本
更多相关文章: 盈余质量 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指令驱动市场
【摘要】:交易成本对证券市场效率和经济资源配置有着重大的影响。现有文献主要从融资成本、股票定价、市场风险、法律诉讼、契约安排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探讨了盈余质量的经济后果,较少讨论盈余质量对交易成本的直接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内生性信息获取理论,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指令驱动型交易系统下盈余质量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应计质量和盈余持续性的提高可显著降低交易成本,盈余越平滑或越波动都将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经济意义显著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其他盈余质量指标,盈余持续性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支持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性,从而为强化市场监管、投资决策和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盈余质量 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指令驱动市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202) 广东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0JDXM63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24;F275;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交易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Biais et al.(2005)提出,尽管每一笔交易成本看起来很小,但巨大的市场成交量使其经济意义变得十分明显。他们的研究发现,200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交了3600亿股股票,如果每股交易成本以5美分计算,那么总交易成本就达到180亿美元。我国的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峥;刘力;;换手率与股票收益:流动性溢价还是投机性泡沫?[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进;胡超凡;王景;;异质信念与股票收益——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2 李敏;;特质波动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王茂斌;孔东民;;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与预期回报:基于套利定价模型的检验[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4 王立文;;机构投资者、现金股利政策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研究——来自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5 陈学胜;覃家琦;;A股与H股市场价格发现及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杨华蔚;韩立岩;;特质波动率、换手率与预期收益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7 杨娉;徐信忠;杨云红;;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差异的横截面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8 邵新建;巫和懋;;中国IPO中的机构投资者配售、锁定制度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9 张宇飞;马明;;中国证券市场预期特质性波动率影响定价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4期
10 朱蓉;;R平方和噪声交易[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文;关蓉;王惠文;;基于符号数据分析的中国股市风格板块市场特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浩峰;;公允价值计量、系统流动性与市场危机的传染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胜;A、H股市场信息传递及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发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晖;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杨华;沪深A股市场异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王治;基于异质信念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游家兴;中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同步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王景;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D];厦门大学;2008年
8 江成山;基于异质信念的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王磊;机构投资者、市场效率与市场稳定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张小成;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涵;公允价值计量对机构投资者决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文放;我国创业板市场大幅涨跌后短期异常收益的实证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3 朱琳;中国股市换手率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咸美峰;市场择时理论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刘杨;股权制衡、审计质量对股票价格同步性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6 陆琳;证券分析师跟进决策及其信息供给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曹晨光;换手率与收益率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甘法岭;异质信念对我国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徐薇;异质信念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娟;交易活跃度对股价信息含量影响的实证检验[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冬蔚,麦元勋;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资产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2 吴文锋,芮萌,陈工孟;中国股票收益的非流动性补偿[J];世界经济;2003年07期
3 李一红,吴世农;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言;;我国小额信贷困境解读:一个信息不对称视角[J];高职论丛;2009年Z1期
2 王小平;;信息不对称、金融抑制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03期
3 陆仰;;小额信贷的经济学理论分析[J];金融经济;2010年24期
4 徐慧贤;;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文献回顾及对我国的启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陈晓红;陈杨;;关联交易、盈余质量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基于效率观与掏空观的实证研究[J];求索;2011年07期
6 徐晶;;行业竞争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7 王跃堂;;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判断盈余质量吗?——对“盈余质量的市场反应”一文的述评[J];中国会计评论;2003年00期
8 能志飞;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减少信息不对称[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7期
9 黄青竹;陈荣举;;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融资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02期
10 宋熔扶;;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投资与营销;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军;李玲;;基于交易成本的企业信用风险成因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宋铁波;;集群中企业边界形成的经济学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朱富强;;分工和交易相结合的企业解释——古典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一个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安智宇;;一种启发式算法求解有交易成本组合投资问题[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成立;;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市场竞争[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葛拥军;王国华;;专业市场配送中心研究[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9 刘丹;杨德权;;套利交易的数量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江胜蓝;;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绩效比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静;银行保险业务交易成本经营方式选择[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王鹏;“自带酒水”的法律安排与社会福利[N];法制日报;2007年
3 国粮;抓紧增设分会场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N];粮油市场报;2007年
4 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创新实验室;降低流动性成本的分析与建议[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 鼓蕴亮;抑制投机 让牛市走得更持久[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胡嘉莉;沪深股市大幅下跌[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林纯洁;周一兵:交易成本制约燃料油期货流动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韩哲;“钓鱼”误会道出了交易成本高企[N];北京商报;2011年
9 记者 饶红浩;高交易成本将投资者推向外盘[N];期货日报;2011年
10 贾伟;投资者要学会把握交易成本[N];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霞;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王聪;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杨正勇;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中ITQ制度交易成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伟;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潘明忠;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中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谢志平;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李超杰;基于波动率、执行价格、交易成本的期权定价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9 沈能;技术创新的金融安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黄峰;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及其溢价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姣;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2 燕紫;政治联系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红艳;基于治理效率视角的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重阳;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王亚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朱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赵静;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明明;公允价值计价与银行盈余质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谢国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刘亚军;基于现金流的盈余质量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7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8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