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兴市场风险与中资银行国际化
本文关键词:全球新兴市场风险与中资银行国际化
更多相关文章: 新兴市场经济 短期风险 中长期风险 中资银行国际化 经营策略
【摘要】:2012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其经济金融面临欧债风险冲击加大、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和货币政策困境三大短期风险。新兴市场在中长期发展中还将面临四大挑战和风险,包括发展模式及其未来转型、"赶超效应"边际递减、深陷发达经济体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加大社会和经济风险。中资银行应把握新兴市场内部区域风险特点,规避网络拓展进程中的风险;实施新兴市场之间的区域和国家差异化战略;将服务"走出去"企业作为新兴市场经营机构的业务重点;加大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未来发展前景的研究和预测。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关键词】: 新兴市场经济 短期风险 中长期风险 中资银行国际化 经营策略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资银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开设的经营机构不断增长。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12年6月末,其在24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14个亚洲经济体)拥有或正在申设经营机构,由此足以看出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重点区域仍然是以亚洲为核心的新兴市场。然而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宋玮;;亚洲新兴市场经济走势及其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金融论坛;2011年12期
2 姚淑梅;姚静如;;金砖国家的崛起及其发展前景[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8期
3 梅新育;;新兴市场的机遇与风险[J];南风窗;2012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宋玮;;全球区域风险与中资银行国际化[J];金融论坛;2012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邹新;宋玮;;金融危机对全球新兴市场的影响及未来展望[J];金融论坛;2010年01期
2 戴金平;靳晓婷;林铁铮;;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J];经济纵横;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分析师 宋玮;[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铭深;米运生;;金融自由化、非对称调整与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2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邹新;宋玮;;金融危机对全球新兴市场的影响及未来展望[J];金融论坛;2010年01期
3 田拓;;后危机时代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思考——兼评IMF关于管理资本流入的政策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 ;2000年流入亚洲新兴市场的民间资本将增五成[J];中国经贸;2000年04期
5 张礼卿;;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业开放及其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6 张军;;别重蹈1988覆辙[J];商周刊;2009年10期
7 朱启松;;中国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现状与建议[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10期
8 张锐;;2008年全球经济走势判断[J];理论视野;2008年01期
9 张锐;;新兴市场国际资本逆转问题的观察与分析[J];武汉金融;2009年03期
10 ;IMF世行:新兴市场经济出现过热信号[J];商场现代化;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宋玮;;亚洲新兴市场经济走势及其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启示[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明;;法国学者:中国经济要顺“势”而为[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3 谢纪刚;杨志海;张秋生;;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商誉中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计量[A];商誉会计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征文评选结果[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文玲;;2012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以升 史启宇;美元加息引领资本流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FN记者 袁蓉君;成本下降刺激新兴市场债券发行[N];金融时报;2006年
3 记者 小白;全球精英探讨危机下的合作[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王哲;亚洲贸易投资均显著增长[N];海南日报;2006年
5 徐国杰;新兴市场GDP仍将强劲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刘洪;世界经济格局正趋向多极化[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当心!新兴市场投资可能过火了[N];中国贸易报;2005年
8 孙明春;全球化挑战全球的货币政策[N];中国经营报;2007年
9 国际清算银行研究与政策分析部 陈程;中国贸易影响力几何?[N];中国经营报;2007年
10 胡芳邋刘洪;中国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快速增长[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腾华;新兴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东风;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杨会臣;新兴市场经济之货币风险[D];浙江大学;2006年
4 周孝坤;东亚新兴企业债券市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能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D];复旦大学;2008年
7 潘赛赛;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变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赵晖;国际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李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田蓝;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和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5 唐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赵静;第六次并购浪潮中的资源型并购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爱文;两极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D];河海大学;2005年
8 吴筱菊;中国对外负债结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高健;QFII制度引入中国的法律思考[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颖;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8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68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