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及其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22:57

  本文关键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及其风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数量型调控 价格型调控 转型 风险


【摘要】:2012年9月,我国《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完善市场化的间接调控体制,逐步增强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作用,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纵观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市场进行有效的价格配置,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市场进行价格配置的基准价格仍处于政府的干预和管制之中,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利率是金融市场定价机制的核心,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将是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核心和重中之重。然而,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对利率的完全“放之任之”,相反,利率市场化实际上要求我们同时具备一种更高层次的调控体系,对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建立起一套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以利率调控为核心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首先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变迁历程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新一轮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必要性”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国际经验”。进而,文章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从“制度风险”和“结构风险”两个方面详细分析论述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隐患”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数量型调控 价格型调控 转型 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2.0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25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10-12
  • 1.2 理论基础回顾12-17
  • 1.2.1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12-14
  • 1.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14-15
  • 1.2.3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冲突15-1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1
  • 1.3.1 数量型货币政策所遇到的瓶颈17-19
  • 1.3.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9-20
  • 1.3.3 文献总结20-21
  •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21-24
  • 1.4.1 研究方法概述21-22
  • 1.4.2 文章结构总览22-24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24-25
  • 1.5.1 研究的创新点24
  • 1.5.2 研究的不足24-25
  • 2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发展与变迁25-33
  • 2.1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界定25-28
  • 2.1.1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界定25-26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界定26-27
  • 2.1.3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27-28
  • 2.2 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发展与变迁28-33
  • 3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必要性分析33-49
  • 3.1 数量型货币政策所遇到的瓶颈34-41
  • 3.2 我国现有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有效性分析41-44
  • 3.3 我国现有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有效性的实证分析44-47
  • 3.3.1 研究思路与指标选取44-45
  • 3.3.2 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实证分析45-47
  • 3.4 本章研究结论47-49
  • 4 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国际经验49-56
  • 4.1 美国49-51
  • 4.2 日本51-52
  • 4.3 韩国52-53
  • 4.4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变的经验总结53-56
  • 4.4.1 金融结构的变迁是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变的主要原因53-54
  • 4.4.2 向价格型调控体系转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54-56
  • 5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56-72
  • 5.1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风险分析56-63
  • 5.1.1 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基准利率体系还在形成和发展之中56-60
  • 5.1.2 资本项目尚未开放和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形成60-62
  • 5.1.3 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足62-63
  • 5.2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风险分析63-72
  • 5.2.1 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不畅通63-66
  • 5.2.2 金融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66-68
  • 5.2.3 利率市场化主要依靠非标、理财作为媒介68-72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72-79
  • 6.1 研究结论72-74
  • 6.2 政策建议74-79
  • 参考文献79-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碧云;;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M2和M1增速剪刀差逆向扩大现象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2 王维安;周恩源;;宏观流动性分析:对货币分析的替代[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3 耿强;樊京京;;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VAR检验[J];当代财经;2009年03期

4 李丕东,魏巍贤;韩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演化及其借鉴[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5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6 彭兴韵;施华强;;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中国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7 曲强;张良;扬仁眉;;外汇储备增长、货币冲销的有效性及对物价波动的动态影响——基于货币数量论和SVAR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8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9 骆志芳;;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4期

10 胡志鹏;;中国货币政策的价格型调控条件是否成熟?——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733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33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