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国家农贷的结构、逻辑与困境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国家农贷的结构、逻辑与困境
【摘要】: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一个很少被关注但却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它有助于观察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经济、农户家庭生活、农村金融活动等的运行与变迁,同时也是理解历史上"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本文以必要的经济史料和数据作支撑,对传统农业社会国家农贷的结构、独特逻辑和运行困境进行了总体分析。分析发现:传统国家农贷在放贷内容上呈实物和货币并行特征,但实物重于货币;在放贷对象上国家希望偏重于贫困农户,但现实中却经常错位;消费和生产是国家农贷的两种基本用途,但消费性重于生产性;在利息率方面,呈现出"要么低息要么高息"的两极倾向。而这些结构性特征有着内在的逻辑必然。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社会 国家农贷 结构逻辑 运行困境
【基金】: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专项(编号2012RWZX09)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封建国家为推动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维护农业劳动力的生存与延续,往往向农户家庭发放贷款,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国家农贷制度。国家农贷制度既是窥视农村社会经济、农户家庭生活、国家农业发展策略等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理解以及矫正农村金融领域中的“国家—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2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3 余立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家族治理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2期
4 王丽萍;霍学喜;;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5 孙洪坤,王春梅;法官素质与司法公正[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王丽萍;李平;霍学喜;;论非农化进程的农户借贷行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8 杨栋;;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观察中国农贷效率[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9 胡浩飞,肖向荣;论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吴金光;;我国企业经营困境的文化伦理诠释[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明基;魏长江;;西部地区小额信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农户小额信贷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高小琼;;农民金融资产结构与选择取向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林乐昌;;王阳明的讲学生涯和社会教化使命[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赵其宏;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张宝祥;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兴玛;权力的集中与制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顾巍;中国农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颜建良;论公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D];苏州大学;2001年
4 刘潇;论我国乡村土地立法与制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仇焕广;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谢清河;我国小额信贷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李娟;西汉官吏经济犯罪现象的文化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殿林;不良亚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影响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李怀;非正式制度与乡村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蔡之国;论林语堂小说的文化意蕴[D];扬州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2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3 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4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5 张杰;二重结构与制度演进——对中国经济史的一种新的尝试性解释[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礼华;;令人神往的摇钱树[J];浙江经济;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玉生;罗树坤;;“千秋万岁”大小铜铁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本文编号:770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7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