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8:39

  本文关键词: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作用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微企业 贷款可得性 网络特征 网络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泰隆银行的案例研究,归纳出了与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网络特征、网络作用、贷款可得性以及网络特征与网络作用关系、网络作用对贷款可得性影响的维度量表,构建了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作用机理模型与理论。研究发现,小微企业社会网络与贷款相关的网络特征包括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网络关系是网络作用发挥的最重要的切入点;通过信息不对称、网络约束、信息传递和融资支持网络作用的发挥,能够使银行信用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业务收入提高,最集中的体现在信用成本降低上;信息不对称与网络特征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对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影响最大,在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中处于核心地位。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贷款可得性 网络特征 网络作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17)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商研究项目(2011)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832.4;F276.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缺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市场竞争力弱,因此小微企业贷款的信用成本较高;同时小微企业贷款的金额小、期限短,管理成本也比较高。因此,,贷款可得性低是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193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赵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9期

2 王莹;;浅析社会网络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1年06期

3 林剑;;社会网络作用于创业融资的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4期

4 谢振东;许森;焦豪;;价值链与创新型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特征研究——基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5 张玲;崔岳春;李淑芬;;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创新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4期

6 汪蕾;蔡云;陈鸿鹰;;企业社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7 刘善球;王月平;;“信任链”在科技型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作用机理诠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8 许小虎;项保华;;企业网络理论发展脉络与研究内容综述[J];科研管理;2006年01期

9 曾一军;;嵌入社会网络:新创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J];企业活力;2006年09期

10 杨艳琳;李魁;;社会资本视角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分析[J];浙江学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德娟;赵国祥;;企业员工的社会网络特征与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丁邡;张学宏;陶星;蓝颖杰;;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IT决策模式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晓光;;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特点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忠卫;王志成;;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衣伟婧;张淑华;白涛;;企业科技人员社会网络与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孟韬;;组织间信任与嵌入:产业集群组织营销中的信任机制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静;;社会网络在营销实践中的研究初探[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雪莹;蔡宁;;企业协同NPO与竞争优势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视角[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魏露露;王文平;;产业集群中小团体网络结构对技术扩散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文亮;袁金宇;;中小企业在循环经济转型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卫东;化繁为简“省”字当头[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瑜;凭“信用”敲开银行的门[N];青岛日报;2011年

3 余桂玲 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社会网络: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高凡迪;探索和创新社区性小企业融资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5 美国Gartner公司;CIO如何应对新变革[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陈昌成;信用量化 企业融资有望脱困[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戴维.戈德斯;销售的关系网战略[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林毅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杜传忠;新规制经济学规制俘获理论的借鉴价值[N];光明日报;2007年

10 亚瑟·W·科维洛 EMC信息安全事业部总裁 文字整理 本报记者 侯雪莲;信息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险优化[N];中国经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澎;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式成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朱晓霞;企业家网络与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曹礼平;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社会网络、配偶支持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袁晓婷;企业R&D团队内部社会网络与团队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学军;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孙凯;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张荣祥;企业创业社会网络嵌入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倩;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信息获取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严飞;中小企业集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宝轩;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高吉;社会网络对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沈金波;基于社会网络的竞争情报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旭;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5 郭吉强;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刘冰洁;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范凤霞;社会网络中的信任控制和契约控制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邓会清;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9 王忠军;企业员工社会资本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苑柳樝;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6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786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