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面临问题及改革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9 19:25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面临问题及改革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 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愈趋不平衡,为缩小城乡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肩负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根本途径,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事业,要想保证其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和金融的有效支持。然而,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导致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理应为其各项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进而充分享受带来的巨大成果。然而,由于信用社自身改革发展速度及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导致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资金的匮乏,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发展滞后,抑制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速度。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这一社会背景下,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需求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了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和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发展的对策。本文主要阐明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对本文中涉及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理论研究,农村信用社基本理论研究,还对企业战略管理工具进行了理论叙述;借助企业战略管理工具,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现状进行了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及SWOT分析;并重点指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 问题及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4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7-8
  • 1.1.1 选题的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2-14
  • 1.3.1 研究的思路12
  • 1.3.2 研究的方法12-14
  • 2 基本理论研究14-18
  • 2.1 新农村建设基本理论研究14-15
  • 2.1.1 城乡融合理论14
  • 2.1.2 二元结构理论14
  • 2.1.3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14-15
  • 2.2 农村信用社基本理论研究15-16
  • 2.2.1 合作金融的概念及特征15
  • 2.2.2 农村信用社的概念及地位15-16
  • 2.3 企业战略管理工具基本理论研究16-18
  • 2.3.1 PEST分析工具16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工具16-17
  • 2.3.3 SWOT分析工具17-18
  • 3 农村信用社历史发展历程18-21
  • 3.1 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历史背景18
  • 3.2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历程18-21
  • 3.2.1 普遍建立发展阶段18
  • 3.2.2 曲折反复发展阶段18-19
  • 3.2.3 恢复发展和初步改革阶段19
  • 3.2.4 改革整顿阶段19
  • 3.2.5 深化改革阶段19-21
  • 4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现状21-26
  • 4.1 新的管理、监督及产权体制初步形成21-22
  • 4.2 历史包袱得到化解,经营质量得到改善22-26
  • 5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6-38
  • 5.1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所处环境分析26-35
  • 5.1.1 农村信用社所处金融环境的PEST分析26-29
  • 5.1.2 金融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29-31
  • 5.1.3 农村信用社当前经营发展的SWOT分析31-35
  • 5.2 农村信用社目前面临的问题35-38
  • 5.2.1 农村信用社所处宏观环境中存在问题35
  • 5.2.2 农村信用社所处微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35-36
  • 5.2.3 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6-38
  • 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38-43
  • 6.1 国家应出台相应宏观政策,支持农信社深化改革38-39
  • 6.2 明确改革目标,,实现自身发展蜕变39-40
  • 6.3 明确市场定位,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40-43
  • 研究结论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再清;略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 李建建;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1期

3 陈燕添,陈伟波;谈谈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及建议[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4 史永安,王春生;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0年05期

5 蓝波,丘海民;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J];南方金融;2000年12期

6 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课题组;归并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改勤,聂喜旺;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支农服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魏敏,李瑞军;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0年01期

9 许正超;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的治理建议[J];经济师;2000年02期

10 陈平;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脉伏;;农村信用社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刘颖;;深化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若干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国力;环佳燕;郦书松;;组建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行性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建忠;;力促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磊;;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斌;阮红新;郑艺;吴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基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李波;;湖北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宋文tD;;农村信用社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红玲;;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改革方向[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张建平 戴灿涛;我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平稳推进[N];大理日报(汉);2005年

3 沈赤兵;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努力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N];贵州日报;2004年

4 正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N];甘肃日报;2004年

5 杨世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会议召开[N];甘肃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邓萍;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稳步推进[N];广西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萍 实习生 余宗飞;采取果断措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N];广西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卫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始试点[N];湖南日报;2004年

9 石素坤;城区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下〉[N];金融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双伦;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晓霞;我国农村信用社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7 方金兵;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志勇;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宁;我国农村信用社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楠;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汉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鲁;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8 谢云峰;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海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杨瑞芳;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再造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2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22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