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金融模式比较及其协同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7:26
本文关键词:农村土地金融模式比较及其协同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地金融 土地信用合作社 农地融资租赁 农地证券化 协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经济的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机构越来越明显,乡村落后于城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但是如何合理高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思考的难点。本文首先从农地金融角度出发,具体阐述了农地金融的概念,农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农地金融模式发展概况。通过研究发现,农地金融的开展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实施、大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土地流转等方面确实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农地金融包含了农地金融模式的选择问题,因而农地金融模式的选择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本文对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找到对我国农地金融模式有启发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之所以拥有比较好的金融模式,首先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因地制宜,其次是因为有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再者就是因为有合适的金融中介机构,最后是农地证券化的实施。再次,本文逐一分析了土地信用合作社、农地融资租赁、农地证券化的农地金融模式,给出了它们各自的优越性以及操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这三种模式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模式等级越来越高。基于这个考虑,本人找出了三种模式中涉及到的要素主体,对于他们之间的业务范畴进行了协同研究,期望找到系统整体效果的最优解,实现系统要素整合产生的效果大于各要素自身产生效果的简单相加,即“1+12”。最后,本文对农地金融模式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困难: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充足的资金来源;资金的运营与管理存在偏差;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异位;农地证券化缺位。解决方案为:合理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手段相结合;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完善现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
【关键词】:农地金融 土地信用合作社 农地融资租赁 农地证券化 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1;F8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5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0-13
- 一、农地金融模式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10-11
- 二、农地金融模式构建主体研究11
- 三、农地金融模式选择问题研究11-12
- 四、协同创新研究12-13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可能创新点13-15
- 一、研究思路13
- 二、研究方法13
- 三、可能创新点13-15
- 第二章 我国农地金融模式发展概述15-18
- 第一节 农地金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15-16
- 一、农地金融模式的概念15
- 二、农地金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15-16
- 第二节 我国农地金融模式发展概况16-18
- 第三章 国际农地金融模式分析18-22
- 第一节 国际农地金融模式概述18-20
- 一、德国农地金融模式18
- 二、美国农地金融模式18-19
- 三、台湾地区农地金融模式19-20
- 第二节 国际农地金融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农地金融模式的启示20-22
- 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21
- 二、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21
- 三、农地证券化的施行21-22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土地的三种金融模式分析及其协同创新22-34
- 第一节 土地信用合作社22-24
- 一、土地信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22
- 二、土地信用合作社的优点分析22-23
- 三、土地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问题23-24
- 第二节 农地融资租赁24-25
- 一、农地融资租赁的运作模式24
- 二、农地融资租赁的优点分析24-25
- 三、农地融资租赁面临的问题25
- 第三节 农地证券化25-27
- 一、农地证券化的运作模式26-27
- 二、农地证券化的优点分析27
- 三、农地证券化需要注意的问题27
- 第四节 三种模式的比较及其协同创新27-34
- 一、三种金融模式的比较27-28
- 二、协同理论28-29
- 三、农地金融模式协同创新29-34
- 第五章 农地金融模式构建面对的难点以及政策建议34-37
- 第一节 我国农地金融模式构建面对的难点34-36
- 一、资金来源缺乏34-35
- 二、资金运营与管理存在偏差35
- 三、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以及业务能力问题35
- 四、农地证券化的缺位35-36
- 第二节 构建以及发展农地金融模式的政策建议36-37
- 一、合理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手段相结合36
- 二、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36
- 三、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完善现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36-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飞元;;农村金融模式的发展选择研究[J];现代商业;2012年18期
2 李妍;;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商;2013年16期
3 谭天文;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市场;2013年46期
4 吴伟萍;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与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杨彩林;;德、法、美合作金融模式及其经验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8年07期
6 余维彬;;美国金融模式的不稳定性:基于次贷危机的反思[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7 陈婷婷;马建华;;完善我国住房金融模式整体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9年07期
8 李昌南;胡庆琪;;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曹宏;;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模式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0年01期
10 杨勇;;德国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宏;魏海s
本文编号:851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5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