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过度反应与牛熊市波动非对称性
本文关键词:投资者过度反应与牛熊市波动非对称性
【摘要】:论文针对沪深股市牛熊市中所呈现出的波动非对称性的差异,从牛熊市中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差异角度予以解释。论文以非预期交易量变化率作为投资者对信息冲击反应的代理变量,研究显示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过度反应,是造成沪深股市牛市行情波动正向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论文通过对比美国、香港和沪深股市上牛熊市波动非对称性差异,进一步验证沪深市场上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加剧了投资者在牛市行情中的过度反应,进而导致牛市行情中的波动正向非对称性。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投资者过度反应 波动正向非对称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8&ZD036) 浙江省青年资助计划(SF01000450)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2N076)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0引言股票波动性是股票价格不确定性的度量指标,广泛用于衍生产品定价、套利交易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由于其重要性,股票波动的特征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重点。股票波动的常534数理统计与管理第32卷第3期2013年5月见经验特征,包括波动集聚性和波动非对称性。波动集聚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炜;黄炎龙;宋伶俐;;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9期
2 张兵;;证券市场波动不对称性的动态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3 袁怀宇;张宗成;;卖空限制对股票市场收益非对称性的影响——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8期
4 陆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5 陈浪南,黄杰鲲;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6 何晓光;朱永军;;中国A股市场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1期
7 董秀良;吴仁水;;股票交叉上市与价格发现——来自中国“A+H”股的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6期
8 董秀良;曹凤岐;;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多元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6期
9 侯青;梅强;王娟;;基于波动非对称性的中国股市监管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秋灵;张苏凤;王宁;;可转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崔海蓉;何建敏;张京波;;我国有色金属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以SHFE的铜和铝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苏林;王岩;;沪深股指波动率的周内效应和杠杆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4 崔寅生;刘佳;;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张雪蓉;徐全智;杨晋浩;;TARCH-M模型在上证指数波动率的实证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陈潇;杨恩;;中美股市杠杆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基于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7 蒋天虹;;深圳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8 邢天才;张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新华富时A50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7期
9 田苗;谷宇;高铁梅;;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间波动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美股票市场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10 邢天才;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300仿真指数期货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一鸣;赵华;;我国沪深300指数波动率结构突变的检验[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2 方立兵;郭炳伸;曾勇;;我国股市收益率非对称特征及其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宗成;袁怀宇;;卖空限制与股票市场收益的非对称性——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比较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蓓;齐中英;;我国期货市场波动性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备友;路英;李守伟;;限制卖空交易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俊秋;姚美云;;投资者情绪与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万丽梅;杨丹;;明星分析师能反映更多公司特质信息吗?——基于不同市场环境的实证检验[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入芳;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方媛;中国股市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阁;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启帆;全流通导向下A股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异常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程彦敏;中国公司交叉上市IPO及其后价格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赵萌;证券投资基金的策略性交易行为与股价波动[D];暨南大学;2011年
8 吴水亭;发行管制下政治关系对民企再融资时机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周晖;基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陈维云;中国股市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清;支持向量机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元华;隔夜信息对中国股市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危文婷;我国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倩倩;行业股价指数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朱飞;基于多指数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贾彦可;中国股市波动性和风险[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张会燕;基于面板数据的A-H股价格差异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冯伟佳;基于已预期信息修正的中国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姜琳;市场分割状况下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添;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淼鑫;郑振龙;;融券保证金成数调整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来自台湾的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2 胡金焱;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的实证考察与评析[J];财贸经济;2002年09期
3 陈国进;张贻军;王景;;异质信念与盈余惯性——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4 景乃权,叶庆祥,陈新秀;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机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5 廖士光;杨朝军;;卖空交易机制、波动性和流动性——一个基于香港股市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6 刘金全;于冬;崔畅;;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反应曲线和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J];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7 张兵;;证券市场波动不对称性的动态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8 王玉荣;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研究——ARCH模型族的应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周少甫,陈千里;中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10 陈泽忠,杨启智,胡金泉;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EGARCH-M模型的应用[J];决策借鉴;2000年05期
,本文编号:862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6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