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爱心互助金扶贫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爱心互助金扶贫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爱心互助金 社会管理创新 协同管理 社区参与
【摘要】:爱心互助金模式实现了减贫助困的组织使命,保障了组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爱心互助金模式不仅仅针对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成员有效参与,提升参与者的自尊自决能力,促进了社区参与和认同,培育了社区发展的"人"的要素,培养了新型农民。这种有效地开发整合扶贫资源的模式具有在贫困农村社区的推广价值。组织设计、协同管理、价值引导是现阶段贫困农村社区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据此,本文从农村社区建设、组织发展、新型农民培养的角度提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爱心互助金 社会管理创新 协同管理 社区参与
【分类号】:F323.8;F832.35;C912.2
【正文快照】: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完善,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活动。针对贫困农村地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问题,各地基层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轶梅;加强社区参与主体间互动对策研究——哈尔滨市南岗区燎原街道社区建设个案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康宇;;对于当代中国社区参与的理论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4期
3 刘宇洋;;业主委员会在促进社区参与中的作用与不足[J];改革与开放;2011年08期
4 陈雅丽;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1期
5 马漪,文勇;关于我国社区参与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举措[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6 曹立波;刘畅;;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春市H社区的社区参与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徐道稳;;转型社会中的社区组织建设——深圳市社区组织个案调查(三)[J];社区;2006年02期
8 蒋斌;侯成;;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村民社区参与现状与模式研究——以北川县擂鼓镇灾后重建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7期
9 杨扬;;试论城市社区建设中公民意识的有效培养[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10 朱淋;;城市社区参与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雷振;;社区参与实践——比较的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吴宏姣;;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社区参与问题与对策建议[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4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的中西对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社区参与和社区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丁煌;曾凡军;;基于麦肯锡7-S模型分析框架下的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睿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社区参与[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宜音;;社区公共参与:是否参与 谁来参与 如何参与[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王发坤;孟清萍;张蓉蓉;;以新型职业化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发展[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薛新娅;苗丽;周光南;;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社区工作[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铮;推进社区参与长路向前大道通途[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北京市东城区胡家园社区党委书记 黄俊琨;以社区参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王浪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陶传进;社区参与将使居民获得多层次收益[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余坤明 李丽丹;谁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姜振华;论培育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制度供给[N];中国人口报;2009年
7 张大维;破解居民参与的路径选择[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朱珊超邋吴勇;鹿城拨出217万奖励“六好”社区[N];温州日报;2007年
9 佘家金;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徐成文;小议社区康复工作的六项原则[N];抚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时少华;权力结构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王剑敏;市民社会视角下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高献忠;虚拟社区秩序的生成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星;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D];上海大学;2007年
8 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华;利益、认同与制度供给: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郑飞;公共空间与城市社区发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赵俐俐;社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居民参与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陈钒;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与社区参与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白柯;成都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高辉;乌鲁木齐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吕剑平;宁波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卫晓溪;完善社区自治 建设和谐社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媛媛;浅析城市服务型社区治理新模式[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彭思涛;基于文化构建的农村社区规划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5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6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