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产流动性、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
本文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产流动性、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
更多相关文章: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摘要】:本文探讨了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产流动性、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程度越高,则该类银行的盈利水平越高;而对于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程度越高,银行的盈利水平反而降低。由于资产证券化可以显著提高各类资产规模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在实施资产证券化后,银行在通常情况下将同时减少流动资产的比例,资产证券化程度越高,则银行的流动性资产比率下降越快。但对于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程度越高,则银行的风险水平会较高,而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程度越高,则可有效降低其风险水平。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间资本供求风险防范及其健康发展》(12&ZD071)
【分类号】:F832.51;F832.3
【正文快照】: 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ABS)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其独特的融资方式与创新的风险管理契约模式,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青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以来,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列的第三种主流融资工具(王晓、李佳,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年01期
2 张文强;赵会玉;;论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机制的构建[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1期
3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信贷扩张效应——基于美国金融市场数据的分析[J];金融论坛;2011年01期
4 庄新田,黄小原;关于资产证券化与风险管理的思考[J];预测;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王晓;;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1年01期
2 李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3 李佳;;金融稳定向不稳定的演变路径——以资产证券化为分析视角[J];财经科学;2013年05期
4 李佳;;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扩张:理论基础、效应及缺陷[J];财经科学;2014年04期
5 李桃;;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年02期
6 王文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2期
7 李佳;罗明铭;;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变革——基于资产证券化创新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5年02期
8 李佳;;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担:从微观机制到宏观效应[J];东南学术;2015年01期
9 李佳;;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变革[J];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10 李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文献评述[J];河北金融;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倪伟康;协同视角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谢建春;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6 吕川;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志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贺宁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产证券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邱强;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效应及其适应性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江;住宅开发项目买方融资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心;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亚玲;基于新会计准则的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强;中国城市土地证券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灿;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融资风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薪宇;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解光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苏瑞;房地产融资模式多元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贾飞;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东;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黄龙敏;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旭;王卉彤;;金融创新效应的理论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2期
2 管同伟;;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最新进展及其演变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3 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4 井辉;债转股的目的质疑与解读[J];管理现代化;2000年04期
5 孙立坚;彭述涛;;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6 张桥云;吴静;;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风险转移与回流、扩散与放大机制——兼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原因[J];经济学家;2009年02期
7 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8 陈裘逸,张保华;资产证券化定义和模式的检讨——以真实出售为中心[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9 周军;李泽广;;证券化金融创新与“次级债”危机的道德风险机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董裕平;;防范同质化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J];中国金融;2009年1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纪超;农发行资产风险的规避途径[J];济南金融;2001年02期
2 刘联峰;企业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J];山西统计;2001年01期
3 钟豪;谈我国的资产证券化[J];求实;2002年04期
4 钟豪;浅谈我国的资产证券化[J];企业经济;2002年02期
5 谢志华;;资产也是风险[J];财务与会计;2004年10期
6 丁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应用对策[J];会计之友(B);2005年02期
7 张杰;;试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8 宗军;吴方伟;;我国资产支持证券的特征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金融;2006年02期
9 黄涛;;拓展金融空间的现实把握——评《资产证券化手册》[J];全国新书目;2007年02期
10 钟吉鹏;许光建;;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几点思考——基于美国的经验教训与警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共成;;依法扩大资产风险防范空间[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东;金融不良资产与资产证券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2 纪敏;资产证券化从四方面促进金融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 郝卫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机制探讨[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4 王欣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浅谈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向冬梅;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N];经理日报;2002年
6 李证;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的“捷径”?[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曹蓓;资产风险加大 中小银行“组团”防冲击[N];证券日报;2012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推进资产证券化常态发展 发挥其积极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振盛;资产证券化蹒跚疾行 理想与现实距离亟待制度再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刘雁;从五方面防范资产包风险[N];证券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曜;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安乐;国有企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志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王志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晗虹;连续时间框架下资产混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吴佳;中国投资者金融资产国际化投资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振华;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2 马乐;论资产证券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王宁;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陈秋梅;资产证券化会计:国际模式和我国选择[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5 刘浩洋;资产证券化[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李小友;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游德铭;试论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8 蒋玉湘;我国资产证券化及其风险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唐澜;我国政策性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寿男;美国资产证券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2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87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