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定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定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 风险定价 静态利差 蒙特卡洛模拟 期权调整利差
【摘要】: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资产证券化、直接融资和债务重组可能是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的主要手段。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减小其不断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带来的溢出效应,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银行贷款转变为直接融资,还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进行适度调整,改善目前金融体系风险主要集中于银行的局面。然而,不论信贷资产证券化如何发展,如何辨识和分析其中包含的风险,并采用适当可行的方法对证券化产品进行定价,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所在。文章运用定性分析法、模型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见的几种定价方法,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适用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分别运用静态利差法、蒙塔卡洛模拟法对特定的基础资产池进行了模拟定价。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框架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其基本概念、核心原理、主要品种、参与主体、交易流程、设计要点等;第三部分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方法,主要介绍了静态利差法、二叉树定价法、期权调整利差法等常用定价方法,并结合这几种方法探讨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方法适用问题;第四部分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分析,按照定价前、定价中、定价后的顺序,,归纳梳理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第五部分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定价,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基础资产的性质,重点考察了提前偿付风险、利率风险等对证券定价的影响,并分别运用了静态利差法、期权调整利差法对所构建的基础资产池进行了价值评估,我们的定价结果表明:虽然由于定价原理、参数估计、利差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两种定价方法的定价结果存在差异,但都可以运用于我国目前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定价实务;第六部分为结论及展望部分,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静态利差定价法比较适合于我国目前的实际,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蒙塔卡洛模拟定价法的使用将是大的趋势。由于目前已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均不公布基础资产池的详细信息,以往的定价研究均是基于模拟资产,本文基础资产池部分的构建是基于某银行真实的企业信贷数据,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同时分别采用了静态利差法和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期权调整利差法进行了比较定价,希望能够对后续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定价活动有所借鉴。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 风险定价 静态利差 蒙特卡洛模拟 期权调整利差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3 研究框架12-13
- 1.4 文献综述13-17
- 1.4.1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性研究13-14
- 1.4.2 资产证券化的定价研究14-17
- 第二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17-26
- 2.1 基本概念及核心原理17-18
- 2.1.1 基本概念17-18
- 2.1.2 核心原理18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品种18-20
- 2.2.1 按基础资产划分18-19
- 2.2.2 按发行目的划分19
- 2.2.3 按偿付结构划分19-20
- 2.3 参与主体与交易流程20-24
- 2.3.1 参与主体20-22
- 2.3.2 交易流程22-24
- 2.4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设计要点24-26
- 第三章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方法26-36
- 3.1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主要定价方法26-32
- 3.1.1 现金流现值计算法26-27
- 3.1.2 利率模拟定价法之二叉树方法27-28
- 3.1.3 期权调整利差定价法28-31
- 3.1.4 常见定价模型的比较31-32
- 3.2 两种最基本的利率期限结构模拟方法32-33
- 3.2.1 Vasicek模型32
- 3.2.2 CIR模型32-33
- 3.3 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方法选择33-36
- 第四章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分析36-39
- 4.1 定价前--发起人面临的风险36-37
- 4.1.1 早偿风险36
- 4.1.2 信用风险36
- 4.1.3 操作风险36-37
- 4.2 定价中--受托机构面临的风险37
- 4.2.1 中介机构的欺诈风险37
- 4.2.2 法律风险37
- 4.3 定价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37-39
- 4.3.1 流动性风险37-38
- 4.3.2 利率风险38
- 4.3.3 通货膨胀风险38
- 4.3.4 基础资产过度集中风险38-39
- 第五章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定价39-54
- 5.1 定价背景39-40
- 5.2 运用静态利差法进行估值40-47
- 5.2.1 模型假设40-42
- 5.2.2 固定早偿率假定下的信贷资产每期净现金流的分析42
- 5.2.3 月贴现率的选择42-45
- 5.2.4 静态利差模型45
- 5.2.5 研究步骤和定价结果45-47
- 5.3 运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期权调整利差法进行估值47-54
- 5.3.1 模型假设47-48
- 5.3.2 研究步骤及定价结果48-54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江龙,张建成;浅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实作用[J];新疆金融;2000年02期
2 白叙雅;莽林中的通道——重新审视信贷资产证券化[J];首都经济;2000年04期
3 丁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初探[J];理论观察;2003年05期
4 乔梁 ,张崇玲;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策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3年12期
5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曹元芳;叶庆国;;以关于加快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与思考[J];华北金融;2004年06期
6 张留禄;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4年05期
7 范阳;信贷资产证券化推动制度创新[J];西部论丛;2005年06期
8 胡雪梅;胡春梅;;信贷资产证券化:跨栏还是等待[J];资本市场;2005年04期
9 张红军;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设计[J];上海金融;2005年03期
10 茅玉峰;;小议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障碍[J];商场现代化;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多奇;萧凯;;信息监管: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之最优选择——从美国金融信息失灵引发次贷危机谈起[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穆凡 ;信贷资产证券化破冰 探路1.71万亿房贷“安全通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黄纯忠;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要有政策保障[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记者 吴占宇;力促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记者 唐真龙;牛锡明:当前应考虑信贷资产证券化[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早报记者 肖中洁 张飒;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悄然重启[N];东方早报;2012年
6 王淑娟 王涛;银行抢抓信贷资产证券化机遇[N];国际商报;2012年
7 王淑娟 王涛;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 多家银行争相“试水”[N];中国信息报;2012年
8 肖怀洋;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路有多宽?能走多远?[N];证券日报;2012年
9 王淑娟;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成大势[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肖怀洋;信贷资产证券化谨慎前行 中行月末将发行31亿元[N];证券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光;CRT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哲;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刘晓静;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法律困境[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3 赵东晓;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4 徐睦;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设计[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吴雪伟;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王祖民;XY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7 顾雪;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及定价模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付海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陈俊;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及风险控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凤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9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0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