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公司运营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公司运营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运营 风险管理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 社区银行 中小微企业
【摘要】:目前P2P借贷在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作为P2P借贷行业成员之一的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也在迅速的发展,但整个P2P行业作为引人关注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细分行业,其理论、技术、政策等问题尚不完善,自2013年多家P2P借款平台接连发生恶性事件,该行业在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发展模式也偏离了建立之初的轨道。其中政府核准成立的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虽然是P2P行业在本土化过程中一个有益的探索,但同样面临发展模式雷同,创新不够,运营风险大的问题。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引导庞大的民间资本阳光化、正规化,真实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运营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引用一些公开的案例信息,对事实的分析也结合作者自身城市商业银行、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的从业经历,力求较为准确的对问题进行剖析、对原因进行揭示。通过对我国P2P借贷平台现状的分析,充分揭示在现有金融体制下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通过这些问题来探寻和深究隐藏在背后产生运营问题的原因。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中美民间借贷平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营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将美国社区银行的优点引入到解决我国民间借贷平台现存问题的措施中。改变了之前学者只是对我国借贷平台加强监管进行的制度索取,并没有从实际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良性发展方向,即深入社区,建立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回归风险管理最切实有效的策略,即预防策略,提出采用社区风控的方式来解决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当前,由于国内银行出于监管制度、运营成本、业务体量等方面的考虑,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已推广的试点多数沦为了拉存款的储蓄所,并没有真正带给社区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化。而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正是因其资产规模小、产权结构明晰、管理机制灵活、市场定位准确、在收集和处理非公共的“软信息”和处理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优势正契合了国外社区银行的理念,国外社区银行成熟的运营模式也符合我国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需求,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社区金融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将会使得风控措施植根于基层,回归风控以预防为主的本质,并通过社区风控的手段收集所在区域内第一手的真实征信信息,建立社区征信信息库,待形成规模后,不仅可以为该区域内借贷平台提供真实有效的信贷数据服务,解决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运营问题,而且该征信信息库将纳入国家征信信息系统,也可以为我国征信体系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运营 风险管理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 社区银行 中小微企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F724.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导言11-1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11-12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第三节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问题13-14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4-15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15-16
- 第一章 基础理论16-20
- 第一节 运营的理论分析16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16-20
-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16-17
-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17-20
- 第二章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运营现状20-30
- 第一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国内外发展状况20-26
- 一、P2P借贷的国外总体情况20-21
- 二、P2P借贷的国内总体情况21-26
- 第二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现状26-29
- 一、纯线上模式26
- 二、债权转让模式26-27
- 三、担保/抵押模式27
- 四、O2O模式27-28
- 五、P2B模式28
- 六、混合模式28-29
- 第三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运营管理现状29-30
- 第三章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运营中存在的风险30-41
- 第一节 非法集资风险30-32
- 一、资金池问题31
- 二、阴阳合同问题31-32
- 三、自融问题32
- 四、虚假借款问题32
- 五、投资人资格问题32
- 第二节 信贷技术风险32-34
- 第三节 无序竞争风险34-35
- 一、重复借贷34
- 二、恶意竞价34-35
- 第四节 管理风险35
- 第五节 机构合作风险35-38
- 一、与小贷公司的合作风险35-37
- 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风险37-38
- 第六节 不良债权追索与处置风险38-39
- 第七节 专业放款人的资金流动风险39
- 第八节 异化产品的风险39-40
- 第九节 其他风险40-41
- 一、信息披露风险40
- 二、文化冲突风险40-41
- 第四章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运营问题产生的原因41-45
- 第一节 先天不足,恶意诈骗41-42
- 第二节 经营不善,后天失调42
- 第三节 征信落后,,急需完善42-45
- 一、央行征信43
- 二、商业征信43-44
- 三、大数据征信44-45
- 第五章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优化运营的对策45-60
- 第一节 社区银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45-50
- 一、国外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45-48
- 二、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48-50
- 第二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的设立方式50-53
- 一、选址社区化50-51
- 二、产权多元化51
- 三、营销个性化51-52
- 四、服务人性化52
- 五、管理规范化52-53
- 第三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业务运营方式53-54
- 一、“居家”模式53
- 二、“会员制”模式53-54
- 三、“品牌”模式54
- 第四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经营服务模式54-56
- 一、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55
- 二、提供全面综合性的金融服务55
- 三、提供差别的个性化金融服务55-56
- 四、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56
- 五、提供低收费的金融服务56
- 第五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服务对象的选择56-57
- 一、社区居民57
- 二、社区内个体工商户57
- 三、社区内民营经济57
- 四、社区内经营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57
- 第六节 区域性小微民间借贷平台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式57-60
- 一、借贷服务58
- 二、代理财务服务58
- 三、投资服务58
- 四、信托服务58-59
- 五、顾问服务59
- 六、代理收费服务59-60
- 第六章 总结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玲龙,郭玉国;民间借贷利息超出法定不承担[J];致富之友;2000年12期
2 刘远文,桂林霄;用优质服务抑制民间借贷[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年06期
3 周肖;民间借贷 还钱有学问[J];时代财会;2001年07期
4 汪定胜;民间借贷有哪些法律规定[J];金融经济;2001年04期
5 梁登仁;民间借贷“七忌”[J];农村财务会计;2001年06期
6 正盛;民间借贷规则[J];乡镇论坛;2001年08期
7 蒲长春;林子;;民间借贷应注意“四要”[J];四川监察;2001年07期
8 周彬;关于中国民间借贷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2年01期
9 李为民,陈新,陈可科;关于海南民间借贷活动的调查分析[J];海南金融;2002年07期
10 草山;民间借贷投资,如何维护合法权益[J];金融经济;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关于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及强化监管制约的思考[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五辑)[C];2013年
2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李春;;关于民间借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赛娜;杜静然;;鄂尔多斯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艮喜;;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调查报告[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6 岳彩申;;民间借贷规制的重点及立法建议[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7 席月民;;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8 刘中杰;;民间借贷、法律规制与社会转型——兼论我国金融现代化之惑[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9 刘志伟;;民间借贷风险的法律规制——以风险的类型化为视角[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10 岳彩申;;民间借贷的激励性法律规制[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间借贷:合法才可避险[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张大龙;盐城民间借贷调查[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牛满堂 白玉萍 陈敬和;民间借贷亟待法律规范[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4 潘红 刘军宝;正确运用民间借贷[N];大同日报;2007年
5 李霄峰;温州民间借贷“风头渐弱”[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雷在玉 崔学东 李芳;民间借贷亟须规范[N];甘肃日报;2006年
7 马志毅;对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因势利导[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牛蕴邋通讯员 岳改枝;民间借贷的“堵”与“疏”[N];金融时报;2007年
9 廖斌邋江国珍 邵小龙;弋阳:人行构建预警网络 民间借贷纳入监测[N];金融时报;2007年
10 人行民勤县支行 李芳;民间借贷中急需重视的问题和对策[N];武威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李道永;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剑;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潮科;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黄薇;武汉市先建村农户民间借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应利静;对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兰州大学;2009年
4 李柯庆;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李蕊;构建依法监管民间借贷的基本框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张志昆;当前中国民间借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治轶;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陈皓;民间借贷的意思自由和国家强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聚伟;对我国民间借贷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韦熙;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出路[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7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2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