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面、投资者认知及股票回报
本文关键词:公司基本面、投资者认知及股票回报
【摘要】:新中国股市从最初建立至今,其主要功能一直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而投资市场的投资功能,即投资者依据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投资决策能否获取较高回报,则仍存在争议。通过检验公司基本面对股票回报的影响,以及基本面对股票回报的解释力,研究发现,只有具有持续性的公司基本面才能对股票回报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公司基本面的新消息只有在坏消息的情况下,才能对股票回报具有显著作用。当公司处于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或经营周期时,投资者的投资机会较少,而当市场出现坏消息时,投资机会大增。研究还发现,除公司基本面之外,投资者认知也是解释股票回报的重要因素;而只在新消息是坏消息时,其对股票回报的影响才显著。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公司基本面 投资者认知 股票回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060,71102076)
【分类号】:F830.9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新中国股票市场从成立至今,虽历经几十年的制度变迁,但其主要特征仍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从股市成立初期为国有企业脱困,到目前一些公司入市融资后业绩迅速变脸,以及少有公司发放股利等现象,均是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功能为主的体现。市场融资功能的持续发展,则有赖于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国华;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2 岳衡;林小驰;;证券分析师VS统计模型: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相对准确性及其决定因素[J];会计研究;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昌;干胜道;;我国财务分析师远期盈余预测偏差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2 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3 王振山;姚秋;;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基于中国A股市场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4 公言磊;;公司因素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特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5 石桂峰;苏力勇;齐伟山;;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精确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6 夏芳;;市场波动中的证券分析师跟进与上市公司特征——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0年36期
7 庞晓波;呼建光;;分析师报告能够预测与解读财务报告吗——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8 杨书怀;;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的信息含量分析——兼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9 胡锫;王耀文;;我国证券分析师预测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10 张烨;胡倩;周健;;证券分析师评级报告的投资价值研究——来自香港股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储一昀;仓勇涛;;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IPO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2 洪剑峭;张晓斐;苏超;;上市公司业绩变动与分析师预测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管总平;黄文锋;;证券分析师独立吗?[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林斌;刘善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证券分析师预测[A];当代会计评论(第5卷第1期总第9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婉君;我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晶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盈利预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蒋清中;隐含权益资本成本估计框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邵红霞;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徐跃;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于健南;家族企业董事会治理、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价值[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郑方镳;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效率、行为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栎洲;A+H股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董承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荐股评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熊文娟;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关系的实证检验[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倩;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锫;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有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邹小双;我国证券分析师选股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康璐;证券分析师市盈率预测精确度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阮玮仕;卖方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大胆程度与预测准确性[D];清华大学;2010年
9 戚佳;我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10 陆琳;证券分析师跟进决策及其信息供给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国华;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峰,韩冬,蒋祥林,吴晓灵;交易活跃程度与股票回报——基于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唐松莲;;金融危机下对应计可靠性与股票回报的再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11期
3 周子元;钱爱民;;中国股市换手率与盈余—回报相关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王春峰;韩冬;蒋祥林;;流动性与股票回报:基于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2年24期
5 刘宇晟;;分析师的预测与股票收益——基于深证100R的实证检验[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6 曹f+;张天西;;股票回报:非线性与线性剩余收益模型的比较——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9期
7 程小可;李玲玲;;会计盈余与股票市场回报非线性关系研究——与线性关系的对比及来自沪市的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4年02期
8 李新路;;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7年02期
9 陈志武;;从人性看投资[J];理财;2009年12期
10 张戈;;中国上市公司异化的投资不足问题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颐;刘志远;相二卫;;基金投资在追求价值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东辉;薛祖云;;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价值——来自深沪A股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王军会;赵西卜;;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王军会;;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谭洪涛;蔡春;蔡利;;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龚朴;何旭彪;;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信用风险评级方法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国清;夏立军;方轶强;;会计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韩晓舟;李庆双;;控股股东隧道行为与盈余质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连福;陈德球;;自主性治理 投资行为与股票收益[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符刚;林万祥;;基本财务信息、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继汇 朱茵;今年中国股票回报率仍有20-25%[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高韬;香港家族企业继承危机[N];财经时报;2007年
3 东莞市证券研究会秘书长 李大霄;股票回报仍然可观[N];证券时报;2006年
4 黄婷;李振宁:“又到砸锅卖铁买股票的时候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袁朝晖;高盛如何炼就138%[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张胜男;透视基金一季报三大“异常”现象[N];证券日报;2008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孟军;会花才能赚[N];科技日报;2001年
8 赵秀富;中国铝业股价6年大涨12.66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9 黄宇;在经济放缓环境中投资什么[N];证券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孟群舒;向耶鲁学“财富5分法”[N];解放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申隆;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胡念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的初步证据[D];厦门大学;2009年
3 郑晓玲;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朱曦;沪深A股市场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邵红霞;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琦;盈余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谭洪涛;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朱文晖;股票市场与财富效应:生成脉理、传导机制及其国际比较[D];复旦大学;2004年
9 曹媛媛;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志峰;股价迟滞效应与投资者认知[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磊;会计盈余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梦;高管薪酬与股票回报不对称敏感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应婒;商业银行利润效率与股票回报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孔静;上市公司配股行为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高萍;中小IT企业成长性与股票回报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7 杨顺铸;盈余增长率与股票回报[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曹f+;股票回报:非线性与线性剩余收益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庄正欣;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回报的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10 代昀昊;盈余质量、信息不对称与股票回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2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3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