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23:51
本文关键词: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技术创新重要模式之一,目前中国的协同创新存在很多问题,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力军、金融机构为支撑的创新模式,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协同创新大多是政府带头、政府出资,市场和金融机构没有很好的进入协同创新中来。而对于创新,没有市场和金融的支持很容易流于形式,无法把协同创新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协同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企业及金融市场。现阶段,政府通过采购制度、RD风险投资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协同创新发展起到了一个带头的作用,企业资金是我国协同的主要来源,而金融市场资金还处于一种观望状态,导致了协同创新资金来源不足等情况。但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开始探索,像上海孵化器、武汉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都为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本文通过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协同创新的各方资金来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协同创新各个阶段各方资金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在协同创新相当成熟之后,金融资金将成为协同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金融资金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基于仿真结果与对协同创新资金来源的系统分析,对我国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提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 金融支持 系统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F83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3-14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13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18
- 1.2.1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14-15
- 1.2.2 协同创新的内涵15-16
- 1.2.3 协同创新的类型16-17
- 1.2.4 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界定17
- 1.2.5 我国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18-19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19-20
- 1.4.1 研究框架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1.5 论文创新点20-21
- 第二章 我国协同创新现状21-27
- 2.1 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及问题21-22
- 2.2 协同创新的现状22-25
- 2.3 我国协同创新模式尚未成熟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各主体研究27-37
- 3.1 协同创新金融支持中的政府27-31
- 3.1.1 政府采购制度28-29
- 3.1.2 政府的R&D风险投资29-30
- 3.1.3 政府的协同创新税收优惠政策30
- 3.1.4 政府参与协同创新金融活动的建议30-31
- 3.2 协同创新金融支持中的企业31-33
- 3.2.1 企业的资金来源分析31
- 3.2.2 企业资金作用分析31-32
- 3.2.3 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投资特性与问题32
- 3.2.4 激励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建议32-33
- 3.3 协同创新金融支持中的金融机构33-36
- 3.3.1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组成33
- 3.3.2 国内外金融机构对协同创新的支持案例研究33-35
- 3.3.3 协同创新获得金融市场支持的困境35-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金融资金支持协同创新的仿真分析37-52
- 4.1 概念模型37-38
- 4.2 模型计算原理及数据38-40
- 4.2.1 随机数的产生38
- 4.2.2 BP神经网络算法38-39
- 4.2.3 调查问卷39-40
-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40-50
- 4.3.1 仿真模型一40-43
- 4.3.2 仿真模型二43-48
- 4.3.3 仿真模型三48-49
- 4.3.4 仿真模型四49-50
- 4.4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完善协同创新金融支持的建议52-58
- 5.1 协同创新中间人模式52-55
- 5.1.1 中间人的提出52-53
- 5.1.2 中间人的设置和约束53-54
- 5.1.3 中间人模式的流程介绍54-55
- 5.1.4 协同创新中间人模式发展的建议55
- 5.2 金融机构深入参与协同创新模式探索55-57
- 5.2.1 协同创新各阶段介绍55-56
- 5.2.2 金融机构深入参与协同创新的模式56-57
- 5.2.3 金融机构深入参与协同创新的必要性57
- 5.3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总结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164-67
- 附录267-69
- 致谢69-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煜;;生物质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5期
2 刘学庆;盖明礼;石磊;王成刚;;从产学研合作角度浅谈我国协同创新现状[J];价值工程;2013年11期
3 方红燕;;我国汽车企业研发能力分析与建议[J];汽车与配件;2012年31期
4 林德发;;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北金融;2012年02期
5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年02期
6 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7 唐雯;陈爱祖;饶倩;;以科技金融创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8 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3期
9 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2期
10 沈文京;张明喜;;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峰;风险投资嵌入式产学合作战略联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1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6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