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转型、FDI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珠三角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引资转型、FDI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珠三角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外商直接投资质量 引资转型 经济增长 珠三角
【摘要】:本文在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FDI质量要素,得出外资质量也是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结论,进而以珠江三角洲九市1999-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什么质量的外资更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引资转型应注意四个外资质量因素,即单项FDI规模、FDI投向高新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FDI企业出口比重、FDI承载的技术潜力。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质量 引资转型 经济增长 珠三角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710031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79026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9E-11)的支持
【分类号】:F832.6;F224;F27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过去的30多年中,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国外资本的大量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了我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进程,也在宏观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毫无疑问,在未来,外商直接投资仍将是推动我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罗丹,谭卫红,刘民权;四组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2 郭熙保;罗知;;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3 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4 傅元海;唐未兵;王展祥;;FDI溢出机制、技术进步路径与经济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5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03期
6 陈浪南,陈景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年06期
7 江锦凡;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J];世界经济;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广雄;何伟;江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张玉倩;;FDI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2期
3 黄海南,府亚军,张斌;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朱越;;外商直接投资对哈尔滨市经济增长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1期
5 汪增群;梁怡;;我国外国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方燕;高静;;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肖亦卓;;外商直接投资与北京经济增长[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9 王霞;陈柳钦;;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朱世陆;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现代化困境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汴京;谢作诗;;FDI流入改进中国政府质量了吗?——来自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谢宁宁;;浅析“渐进式”两税合并方案及影响[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4 冯明;李学民;陈英;;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及FDI对就业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琪;;外商直接投资对宁波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3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8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叶勇;广东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5 姜承武;FDI、金融发展对我国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斌;热电联产配套热网工程可行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继锴;基于外贸依存度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婵;FDI对江西贸易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胡蓓蓓;FDI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2 李海舰;我国“三资”企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4期
3 李广众,任佳慧;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各地区19个制造业行业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4期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课题组;看好潜在市场规模——欧盟在华投资中小企业业绩及经营战略调查[J];国际贸易;2002年04期
5 符淼;;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4期
6 郭克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管理世界;1995年05期
7 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年05期
8 吴林海,陈继海;集聚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9 许罗丹,谭卫红,刘民权;四组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10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长期收敛性——一个新方法的应用[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4期
2 黄湘宁;;关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7年02期
3 张绍华;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研究的对策与措施[J];中国包装;1999年06期
4 魏龙,张云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1年11期
5 毕军贤;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郑爱文,段西宁;就业·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7 赵义;“十一五”,转型政府怎样出牌? 一份规划,一份承诺[J];南风窗;2005年20期
8 何念如;审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兼论宏观调控的影响[J];探索与争鸣;2005年11期
9 彭中文,李勇辉;城镇住宅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J];消费经济;2005年05期
10 孟科学;;我国金融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蔡中华;刘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自然资本投资模型[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建民;刘振娥;;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徐欢;野村证券:中国将延续投资热潮[N];证券时报;2009年
2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博士 沈建光;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何显春;省建设厅开展中央投资污水垃圾设施项目自查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4 胡梅娟 嵇哲;区域合作为经济增长添活力[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追求经济增长要绷紧“节能减排”这根弦[N];江苏科技报;2007年
6 大江;增长是标 发展才是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张魁兴;保增长不能饮鸩止渴[N];证券时报;2009年
8 晓蕾;保增长的关键是保内需和就业[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方方;失衡现象应逐步改善[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记者 林馥盛;经济增长和节约能源实现双赢[N];汕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8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程健;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路;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阎丽芬;次贷危机爆发后出口贸易减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9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6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