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量化宽松”政策操作方式比较
本文关键词:日美“量化宽松”政策操作方式比较
【摘要】:日本在2001年3月引入了"量化宽松"政策,为了达到政策目标,日本银行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不仅对国债和抵押资产证券进行操作,而且将买入汇票和外汇干预作为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将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在"量化宽松"政策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虽然两大央行都将流动性以准备金的方式留在银行体系内,但在操作中介目标、操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两国在金融体系、贸易部门重要性和货币的国际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上海期货交易所;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日本银行 美联储 货币政策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F833.13
【正文快照】: 自从日本银行2001年3月引入“量化宽松”政策直至2006年年3月退出①,该政策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有些重点研究了“量化宽松”政策的具体影响机制,有些则实证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认为该政策有助于维持日本金融机构的稳定,降低了短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树同;刘明学;栾雪剑;;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2 李众敏;;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5期
3 刘瑞;;日本走出萧条过程中的货币政策——近年来的零利率政策与数量宽松政策分析[J];日本学刊;2007年01期
4 邢莹莹;;金融危机条件下美联储新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J];中国货币市场;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桂林;;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王瑾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3 王晓雷;刘昊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4 许欣欣;李天德;;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世界性高通胀吗——基于次贷危机后不同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2年04期
5 韩兆淇;曹靖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国际货币流动性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1年09期
6 谭小芬;;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7 戴金平;靳晓婷;许捚;;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退出指标和时机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8 马理;段中元;杨嘉懿;;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开市场操作的新动态与文献述评[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11期
9 田涛;蔡青青;;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发展研究;2013年12期
10 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省分局课题组;李寿龙;;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J];甘肃金融;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蕊;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李旭东;南欧主权债务危机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5 李柏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侯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杜德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张磊;美日中央银行金融危机管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筱宇;“流动性陷阱”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洋;中美经济刺激计划工具的比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赵慧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武锦;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满雪茜;日本零利率政策及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董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夏乔;基于货币视角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杨浩;日本“流动性陷阱”的实证分析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曾红;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任维;持续降息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思琦;;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年06期
2 耿群;;日本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3 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04期
4 闫瑞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次优选择[J];西部金融;2009年07期
5 张立群;;经济走势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9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丽萍;;试论经济波动中货币政策的选择[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0年05期
2 叶振勇;论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J];财经科学;2000年06期
3 ;货币政策面临九大挑战[J];经济论坛;2000年05期
4 ;崇光破产日央行零利率政策难改[J];w挛胖芸,
本文编号:97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7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