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时代教育模式的新进展
本文关键词:远程虚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网络化时代教育模式的新进展
李岩
【摘要】:在当前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人类正在创造和经历着一种崭新的、不断扩张的社会,即网络社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网络的影响,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教育在网络化社会中的一种特殊呈现方式,即慕课。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教育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教育的变革。在已有的关于慕课的研究和讨论中,大多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讨论慕课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然而,慕课的影响并非仅仅存在于教育学、计算机领域,慕课是网络社会来临的一个重要现象,通过对于慕课的研究,有助于增加我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社会的理解。首先,本文从知识产业链的角度,对慕课与传统教育的基本运作机制进行了对比。接着,本文对慕课及传统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建构及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相较于传统教育,慕课中的学习共同体更具有异质性、脱域、协商以及多重互嵌的特点。再者,本文讨论了慕课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本文认为,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与超越,主要体现在慕课对于传统教育中身份资格、教育的时空边界及知识传递维度的突破。接受传统教育的前提是通过选拔考核获得一定的身份资格,而学习慕课并不需要此种身份资格;传统教育的时空边界是明确的,而慕课中的时空边界是模糊的;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递是由一个学校的老师到该学校的学生进行,封闭的,而慕课中知识的传递是由世界范围内的高校教师向全球课程注册者进行,是发散的,流动的。最后,本文认为,慕课中网络共同体的特性以及慕课对于传统教育的突破,可能是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实现社会整合的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丁兴富;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1期
4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俞树煜;朱欢乐;;从开放课件到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6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7 李俊;堪尼斯;;后现代世界的学习型社会[J];成人教育;2009年05期
8 高志敏;继续教育概念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齐香香;赵莎莎;张红艳;;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1期
10 张志旻;赵世奎;任之光;杜全生;韩智勇;周延泽;高瑞平;;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廷富,杨一平;加快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促进四川人力资源开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陈中华;;网络工程师学习软件的开发与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3 李全英;刘敏;;英语课堂践行学习共同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4 吴永胜;卿小莲;;家长学习:提升家庭教育理性的应然路径[J];成人教育;2011年02期
5 孙海英;马良;;CSCL中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与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何彤宇;;网络社区中共同体主义形成背景探究[J];大家;2012年01期
7 朱淑华;伍思静;;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安超;;民间开发的网上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状况与前景预测——以争鸣口才网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8期
9 杨卉;;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传播方式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10 何恩贵;;远程虚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泉;;烟草行业网络远程培训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2 舒明磊;刘云翔;陈颖;;引入ARCS模型思想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朱军;;现代都市边缘知识人的身份认同困境——以亭子间文人为例[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4 曾一果;;身份的标识:大众媒介与都市空间的再生产[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5 刘高见;;新媒体语境下受众阅听行为变化初探[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檀琳;;基于MOOC(慕课)的医学人文素质培育[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唐雨;曾蒙田;;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及课程体系[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熊忠阳;唐蓉君;江成华;;联盟化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探索[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龙柏林;;生态风险生成的三重追问[A];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C];2013年
10 孙丹丹;;当音乐课堂遇见“e时代”——网络背景下小学生音乐学习“微颠覆”现象的对策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剑文;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屈勇;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班扎(Banza Nsomwe-a-nfunkwa);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路同;基于专业发展的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书丽;中小学网络管理员区域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静;小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屈杰;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6 陈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清;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冯世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群;以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珺;;多元、公平、合作、创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解读2009年UNESCO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2 曾萍;蓝海林;谢洪明;;企业知识分享影响因素模型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 Fathi Elloumi,肖俊洪;价值链分析:从战略的角度看在线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4 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字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8期
5 曲宏毅;韩锡斌;张明;武祥村;;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6 王龙;丁兴富;;开放课件运动的国际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7 刘美凤;;开放共享 共同行动 克服障碍 全球受益——2006 CORE开放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8 梁玉娟;彭华茂;王迎;黄荣怀;陈庚;;网络学习社区评价问卷的编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9 徐皓;;开放教育如何成为力量——教育部“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带来的思考之一[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9期
10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理念的发展历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唐景莉;[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张广利;[N];解放日报;2007年
3 卫生部部长 陈竺;[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汪瑞林;[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丹丹;陈向东;张际平;;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4期
2 李家黎;;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2008年10期
3 刘光余;邵佳明;董振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4期
4 陈滔娜;;学习共同体与和谐课堂的创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向朝春;;教师如何建构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8期
6 王火炬;;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7期
7 张桥银;蒋泽标;;浅论学习共同体[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南腊梅;;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02期
9 黄英;;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6期
10 贾文岩;;“学习共同体”的生态建构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雨晴;;谈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尉姬玲;;语文课构建学习共同体之我见[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史建英;;如何在低年级创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5 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吴风华;;试论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7 李磊;黄菊辉;;构建党员学习共同体 促党支部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8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树春;;县域内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研训一体化模式的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省芜湖师范附属小学 陈红梅;[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徐宜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闫晓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马云鹏;[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郭静;[N];江苏教育报;2013年
6 记者 朱振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金海航教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万明钢 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王艳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秋丽;信息环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洁;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3 武俊学;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黎明;基础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蕾;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月红;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杨慧玲;新学习共同体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春艳;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於丰;基于智能手机环境的中学学习共同体创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远程虚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14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