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建设模式分析
本文选题:社区 切入点:应急管理 出处:《管理评论》2015年02期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应急管理形势,加强社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一直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分析珠江救人失踪事件和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案例,表明社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承担着繁重的应急任务,需要协调多方主体。社区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而基于治理视角的社区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的再前移。文章针对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存在的没人管理、没人参与、没钱支持、没物保障的困境,提出了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建设模式。
[Abstract]: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ergency management situ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All along,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dopts the top-down way,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earl River disaster and 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munity is the first scene to deal with the emergency and undertake the heavy emergency task,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various subjects.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is the "gate forwar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he 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based on governance perspective is the "gate forwar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In view of the plight of no one management, no participation, no money support and no material secur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theory.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广东省公共网络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应急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173089) 广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3B021500013)
【分类号】:D669.3;D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黎明;;公共治理之道——新制度主义途径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周晓猛;姜丽珍;张云龙;;突发事故下应急资源优化配置定量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6期
5 李义中;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郜绍辉;;论治理理论:内涵、困境及适用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廖莎;黄茂钦;;小产权房政府治理法律对策研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8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严励;;广义刑事政策视角下的刑事政策横向结构分析[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10 南玉霞;论国际反恐斗争与国家主权之关系[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中起;;社会重大危机事件的预警管理体系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雷晓康;李珂;;应急质量管理的理念与工作思路[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笑梅;;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学习型政党建设[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5 曾宇青;;社区制困境与“公民—社区制”构建——以深圳为研究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吴景泰;祝红路;吴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减灾应急能力[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徐祖荣;;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逻辑: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毛瑞福;徐露辉;;城市社区权力秩序的变革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钱元强;;“中医”治国还是“西医”治国——公共管理中“治理方式”的选择[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5 马慧敏;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高国平;温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紫翔;全球治理视野下的国内政府机构改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静;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树强;齐纸公司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静;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中政府角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蒋燕妮;多中心公共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马德勇;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军;程光旭;禹盛林;王玉亮;杜阡陌;;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险化学品源安全评价综合模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2 曾国平,许峻桦;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估[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4期
4 赵林度;基于危机资源管理的城市安全应急网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郑双忠;邓云峰;;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田依林;杨青;;基于AHP-DELPHI法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1期
7 金磊;试论防灾预案学[J];地质勘探安全;1999年01期
8 张江华;郑小平;彭建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急能力指标权重确定[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年03期
9 孙彩,曲世友,孙凯;对危机管理的原则及程序的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2年04期
10 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文涛;;基于社区的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宇蕴;;论自主性的“治安社区”建设[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年03期
2 于海;公共机构与社区发展——渥太华报告之三[J];社会;2000年09期
3 刘武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7期
4 郭玉珍;;论持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04期
5 廖丹子;;城市社区安全新建构——基于杭州市社区民防体系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8期
6 赵玉文;;“六化”建设助动社区发展[J];社区;2008年13期
7 李妮;;美国的社区和社区建设[J];住宅产业;2008年11期
8 张忠良;卫素娟;;论和谐社区的建设[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9 李治欣;徐静珍;张立华;;社区安全文化建设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10 李爱君;;如何创建“平安家庭”社区[J];社区;200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邱学宗;;遵义市“四民社区”建设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2 马来平;;向科技要社区和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曾昀;北京选出首届十大魅力社区[N];北京日报;2006年
2 顺义区民政局局长 刘庆顺;顺义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北京社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市委常委会研究全市社区建设工作[N];重庆日报;2007年
4 王燕;践行科学发展观 打造和谐新社区[N];抚顺日报;2007年
5 韦振豪;建设和谐社区[N];广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徐锋;社区“和”风吹[N];广州日报;2006年
7 郑玉艳;构建和谐社区[N];吉林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闫军辉 陈学华 王文广;广阳社区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N];廊坊日报;2007年
9 ;标准,为和谐社区旋律定音[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胡晓 通讯员 刘婉;北京西城:构建立体化和谐社区指标体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江涛;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西安少数民族社区工作经验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2 曹岚;城市新型社区复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清;国际安全社区建设效果评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叶艳;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高嘉;加强和改进常德市社区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何晶洁;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7 彭科幻;城郊结合部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马永梅;昆明市五华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陈梅;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董文丽;城市单位社区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7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170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