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社区管理论文 >

保障房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以广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20 09:39
【摘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广州6个有代表性的保障房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了不同社区居民的物业管理满意度和管理模式的选择意愿。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数比率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管理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的家庭和个人特征、住房产权和现有管理模式效果对物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根据保障对象的特征和意愿,建议保障房社区采取政府主导的物业管理模式;在物业服务中应坚持关爱为本的服务理念,给社区居民尤其是重症、残疾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服务;社区的物业管理应鼓励居民参与,使业委会的成立和运作在政府的有序引导和"物业管理咨询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
[Abstract]:By us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six representative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and interviewed,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the choice of management mode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residents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On this basis, the logarithmic ratio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dents' choice of management mode. It is found that the family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ousing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mode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wishes of the object of prote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community adopt a government-led property management model, and that in the property service, the concept of care and care should be adhered to so as to give the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y, especially severe care, a serious illness. Vulnerable groups such as disability provide more care and services, and community property management should encourage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so th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Industry Council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orderly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Advisory Committe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3533)
【分类号】:F299.233.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李洋;;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2 焦怡雪;;促进居住融和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3 宋伟轩;;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4 朱光喜;朱燕;;物业管理多样化及其纠纷解决[J];城市问题;2008年08期

5 李和平;章征涛;;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被动郊区化[J];城市问题;2011年10期

6 张农科;;关于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反思与再造[J];城市问题;2012年05期

7 张金娟;;关于物业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城市问题;2012年10期

8 陈琳;谭建辉;吴开泽;崔智海;;大型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问题实证研究——以广州市金沙洲社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3年05期

9 张金娟;;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城市问题;2013年07期

10 黄蕾;李映辉;;物业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述评——基于国内64篇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雪云;周业勤;;社区参与不足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王冠;;动员式参与与主体间性:居委会的社区参与策略考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詹浩勇;陈再齐;;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发展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4 谌利华;;探讨物业管理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3期

5 吕彦柯;;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suitability of urban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4期

6 成曦;;新形势下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进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7 宋伟轩;;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8 董翊明;孙天钾;陈前虎;;基于“4E”模型的经济适用房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与研究——以杭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9 张娟;;美国包容性区划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2011年09期

10 陈民;赵胜利;;物业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与业主在物业服务市场上的行为[J];城市;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宏姣;;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社区参与问题与对策建议[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燕辉;杨小东;王贺;;老年人与住房保障[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刘征;陈新;吴南;李文;;保障性住房混合居住模式优化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4 吴芳芳;;基于邻里关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研究——以北京回龙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5 王丽艳;王振坡;;保障性住房区位选择与空间配置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6 吴翔;武凤文;;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北京混合住区的规划设计探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志丹;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剑敏;市民社会视角下苏南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程益群;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梅;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彩霞;当代中国公民意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祚;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空间分布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绍嵩;我国物业服务法律问题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匡纯清;城市低收入社区构建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韩秀伟;城市居住空间贫富分异现象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郑芳;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晨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赵松虎;我国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石开;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智;物业服务合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浩;城市老住宅区物业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婉雪;新型农村村民的社区社会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杨荣;浅论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李强;李洋;;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4 张旭,刁玉斌,梁学庆;以人为本──物业管理永恒的主题[J];商业研究;2002年05期

5 王坤;王泽森;;香港公共房屋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6 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7 陆凡;武文杰;;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思考——大连市创立社会导向型“三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8 焦怡雪;;促进居住融和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9 吴启焰,崔功豪;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10 单文慧;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价值评判与实施策略[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亮;;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及其成员管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陈仕菊;王济维;;浅议小区业主成员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永波;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

2 康曦;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略论引进住房储蓄制度改善保障房消费融资[J];金融纵横;2011年05期

2 姜帆;;信托公司介入保障房建设的探讨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09期

3 罗帅;;关于商业银行对推进保障房建设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4 王勇;;保障房建设LPFs融资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1年20期

5 冯志芹;;中国保障房建设现状与改革探索[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6 卫蓉;史林伟;;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及资金管理[J];中国外资;2011年21期

7 曹晋;汤米;;对社会保障房的一些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10期

8 杨继瑞;;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对策思考[J];江海学刊;2009年04期

9 陈一飞;田泽;;以政府采购保障房建设促进住宅产业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2期

10 陈嘉颖;;浅析逆抵押贷款与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项目贷款的联动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钰坤;租赁型保障房建设配建模式风险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建楠;北京市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曾炜;增城市某保障房项目可行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潘建海;基于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广州市保障房建设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5 Kandré D. McDonald(肯特);以可持续的建造方式维护社区的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冠辰;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长安大学;2013年

7 黄裙;基于熵权优化模型的保障房配建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朱海洋;对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分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朱小丰;保障房建设的配建模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10 张松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中国房地产稳健发展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2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2282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