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0:33
从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到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国家层面越来越强调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单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一环,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是城市发展的活性细胞。随着社会治理实践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支撑点和着力点作用逐步显现出来。作为一种系统的、基本的和微观的社会治理,社区治理能够发挥其“透视”社会的巨大价值。城市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民族地区城市基层社区建设更事关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在当今我国的发展战略中,注重整体性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核心发展要义。民族地区作为国家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于沿海地区,这严重制约了国家的整体协调发展。本文将民族地区置于国家整体发展布局之中进行思考,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城市...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社区治理主体结构??
图3-1?L市街道社区改革示意图??资料来源:L市社区提供??3.?1.?1人口居住格局??L市属县级市建制,城市社区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全市常住民族主??要有朝鲜族、汉族、满族、回族等十个民族,其中朝鲜族人口占66.3%,??汉族人口占32.2%,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人口占1.4%。??因L市地处边疆地区,近年来国家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国劳务、外出务工人口逐渐增多,外来人口涌入,返乡创业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L市流动人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市区常住人口?2745??户、63575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79%。各类型、各民族的人口在居住上??总体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融合的特点。3°??3.?1.?2?L市城市社区的特点??
大社会”的要求和“街道从宏观角度来看,紧跟国内先进地区的传统的党政主导型向混合型模式发展,治的力量;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政府角脱了现实管理困境,顺应了民意需求,要求,经过社区体制改革,L市社区治理构创新;二是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升。??治理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区治理的组织结构及保障机制??社区党委在L市社区党工委(市社区建设社区党委负责具体公共事务,提供公共
本文编号:3096703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社区治理主体结构??
图3-1?L市街道社区改革示意图??资料来源:L市社区提供??3.?1.?1人口居住格局??L市属县级市建制,城市社区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全市常住民族主??要有朝鲜族、汉族、满族、回族等十个民族,其中朝鲜族人口占66.3%,??汉族人口占32.2%,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人口占1.4%。??因L市地处边疆地区,近年来国家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国劳务、外出务工人口逐渐增多,外来人口涌入,返乡创业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L市流动人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市区常住人口?2745??户、63575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79%。各类型、各民族的人口在居住上??总体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融合的特点。3°??3.?1.?2?L市城市社区的特点??
大社会”的要求和“街道从宏观角度来看,紧跟国内先进地区的传统的党政主导型向混合型模式发展,治的力量;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政府角脱了现实管理困境,顺应了民意需求,要求,经过社区体制改革,L市社区治理构创新;二是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升。??治理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区治理的组织结构及保障机制??社区党委在L市社区党工委(市社区建设社区党委负责具体公共事务,提供公共
本文编号:3096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09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