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08:39
全民健身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场地供给不足是制约群众体育活动全面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政府在由职能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成为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得到社会的广泛共识,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矛盾,在加大财政力度建设公共体育场所时,应重点研究利用高校丰富的体育设施资源为社会服务,打破高校体育设施固有模式合作共赢,减少体育场所重复建设,促进社会资源高水平利用。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扬州市区4所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现状展开调查,从高校的角度、高校周边居民的角度和居民满意度的角度,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中影响因素及问题,提出符合扬州城市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的发展对策,旨在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开放模式及运用,力图为广大的高校体育场馆未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提供一个可行性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责权不明确,社会开放效能不高;(2)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缺乏管...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髙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时间段分布图(%)??如图1显示,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各时间段分布比例,主要集中在早晨、??
。中午进行体育健身的居民很少,此时间??段较适宜午休。选择休息日进行健身的人群倾向于中青年上班一族,且对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双休日、节假日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的健身人群会更加密??集,更趋向于全家体育休闲娱乐。高校周边社区居民有着稳定的体育需求,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室外体育场地的社会服务力度,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增加城市公共体育??场地供给,为全民健身战略添砖加瓦。??3.2.3髙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运动项目??对4所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运动项目调查,如图2显示。慢跑、快走、??散步选择的频数最多,说明慢跑、快走、散步是大多数人喜爱的体育健身手段,各个??年龄层人群都有较大的比例选择,在整体比例上年长健身者占比例更大,男女性别并??没有明显差异;羽毛球和游泳是比较受欢迎的体育健身项目,比较适合全家的体育休??闲娱乐,选择人数也较多;篮球的选择人群偏向青年男性为主;广场舞以中老年女性??选择为主;足球选择的人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乒乓球、器械健身、网球选择较低,??受场地器械影响限制了健身居民选择;太极拳健身需要普及并长期保持,所以能长期??坚持的人群非常少。??80?■慢跑、快走,散步??69.46?"?_??70?—?场舞??fin???????????孩游泳??1一_? ̄ ̄ ̄?'?一?■器械健身??50??乒乓球??40?■?31.14?■网球??30?■?I—?足球??18.96?18.56?篮球??H12-5;?-,_.〇10.78?n.18?i?羽毛球??i〇?■irf?对—339699?太极拳??健身运动项目选择频数(%)?
扬州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宄?3研宂结果与分析??育需求,以慢跑、快走、散步场地为例,高校有高规格塑胶跑道,有综合健身区和绿??化丰富环境舒适的校园走道,相比在城市道路上夜跑、快走、散步有较大的环境优势??和安全保证。在高校周边社区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对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具有很大的优势。??3.2.4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场所分布??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在职能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育场地??供给问题非常重视,加大对体育生态公园建设的力度,但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跟上城市??化人口上升的速度,通过对高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场所调查,显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场所选择,也能体现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开放程度。??45?41.52?42.12??S?—?I?I?r??3〇?B?B?H?2634?■??Sit?HI??1。....證着冊―—.雪着一.7.19?.&:79?■选择频数(%)??图3髙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场所总比例图??如图3显示,4所高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健身场所前两位是附近高校和附近公园,??选择频数在40%以上;排在3至5位分别是社区健身场地、室外空地和社区周边道路??占的选择比率在25%以上;调查的高校周边社区居民去健身俱乐部健身的选择人数较??少,说明喜爱进行专业健身的居民并不多;还有少部分人在家中或采取其他方式健身??锻炼。如只看总比例图显示的结果非常符合理想,但将调查数据分列出后,却呈现出??更切合实际的调查结果(见表23)。??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州城市体育文化定位与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承办江苏省第19届运动会为契机[J]. 梁希,仝昕炜. 湖北体育科技. 2018(08)
[2]全民健身背景下的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实践——以扬州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为例[J]. 杨峰. 江苏城市规划. 2017(05)
[3]美国大众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启示[J]. 汪辉,姜同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江苏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现状调研分析[J]. 娄金海,彭春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6(05)
[5]基于产业链的我国体育产业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J]. 李燕领,王家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9)
[6]日、美社区体育建设与管理的探究与启示[J]. 刘同众,戴宏贵.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7]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 杨震,李艳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01)
[8]美、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J]. 董立红,虞重干.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01)
[9]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 曹可强. 体育学刊. 2004(02)
[10]湖北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面向大众体育开放状况的研究[J]. 王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6)
硕士论文
[1]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经营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D]. 赵雯.首都体育学院 2015
[2]杭州市高校体育场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D]. 张海琳.苏州大学 2014
[3]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研究[D]. 范娟娟.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山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研究[D]. 李宁.首都体育学院 2014
[5]上海市高校与周边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陆品军.上海师范大学 2012
[6]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 刘小飞.上海体育学院 2010
[7]上海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与经营管理研究[D]. 余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9
[8]政府购买服务[D]. 陈志华.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922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髙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时间段分布图(%)??如图1显示,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各时间段分布比例,主要集中在早晨、??
。中午进行体育健身的居民很少,此时间??段较适宜午休。选择休息日进行健身的人群倾向于中青年上班一族,且对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双休日、节假日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的健身人群会更加密??集,更趋向于全家体育休闲娱乐。高校周边社区居民有着稳定的体育需求,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室外体育场地的社会服务力度,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增加城市公共体育??场地供给,为全民健身战略添砖加瓦。??3.2.3髙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运动项目??对4所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运动项目调查,如图2显示。慢跑、快走、??散步选择的频数最多,说明慢跑、快走、散步是大多数人喜爱的体育健身手段,各个??年龄层人群都有较大的比例选择,在整体比例上年长健身者占比例更大,男女性别并??没有明显差异;羽毛球和游泳是比较受欢迎的体育健身项目,比较适合全家的体育休??闲娱乐,选择人数也较多;篮球的选择人群偏向青年男性为主;广场舞以中老年女性??选择为主;足球选择的人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乒乓球、器械健身、网球选择较低,??受场地器械影响限制了健身居民选择;太极拳健身需要普及并长期保持,所以能长期??坚持的人群非常少。??80?■慢跑、快走,散步??69.46?"?_??70?—?场舞??fin???????????孩游泳??1一_? ̄ ̄ ̄?'?一?■器械健身??50??乒乓球??40?■?31.14?■网球??30?■?I—?足球??18.96?18.56?篮球??H12-5;?-,_.〇10.78?n.18?i?羽毛球??i〇?■irf?对—339699?太极拳??健身运动项目选择频数(%)?
扬州市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宄?3研宂结果与分析??育需求,以慢跑、快走、散步场地为例,高校有高规格塑胶跑道,有综合健身区和绿??化丰富环境舒适的校园走道,相比在城市道路上夜跑、快走、散步有较大的环境优势??和安全保证。在高校周边社区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对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具有很大的优势。??3.2.4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场所分布??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在职能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育场地??供给问题非常重视,加大对体育生态公园建设的力度,但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跟上城市??化人口上升的速度,通过对高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场所调查,显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场所选择,也能体现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开放程度。??45?41.52?42.12??S?—?I?I?r??3〇?B?B?H?2634?■??Sit?HI??1。....證着冊―—.雪着一.7.19?.&:79?■选择频数(%)??图3髙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健身场所总比例图??如图3显示,4所高校周边社区居民选择健身场所前两位是附近高校和附近公园,??选择频数在40%以上;排在3至5位分别是社区健身场地、室外空地和社区周边道路??占的选择比率在25%以上;调查的高校周边社区居民去健身俱乐部健身的选择人数较??少,说明喜爱进行专业健身的居民并不多;还有少部分人在家中或采取其他方式健身??锻炼。如只看总比例图显示的结果非常符合理想,但将调查数据分列出后,却呈现出??更切合实际的调查结果(见表23)。??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州城市体育文化定位与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承办江苏省第19届运动会为契机[J]. 梁希,仝昕炜. 湖北体育科技. 2018(08)
[2]全民健身背景下的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实践——以扬州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为例[J]. 杨峰. 江苏城市规划. 2017(05)
[3]美国大众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启示[J]. 汪辉,姜同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4]江苏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现状调研分析[J]. 娄金海,彭春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6(05)
[5]基于产业链的我国体育产业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J]. 李燕领,王家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9)
[6]日、美社区体育建设与管理的探究与启示[J]. 刘同众,戴宏贵.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7]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 杨震,李艳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01)
[8]美、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J]. 董立红,虞重干.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01)
[9]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 曹可强. 体育学刊. 2004(02)
[10]湖北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面向大众体育开放状况的研究[J]. 王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6)
硕士论文
[1]首都体育学院场馆经营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D]. 赵雯.首都体育学院 2015
[2]杭州市高校体育场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D]. 张海琳.苏州大学 2014
[3]南京市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现状与对策研究[D]. 范娟娟.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山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研究[D]. 李宁.首都体育学院 2014
[5]上海市高校与周边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陆品军.上海师范大学 2012
[6]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 刘小飞.上海体育学院 2010
[7]上海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与经营管理研究[D]. 余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9
[8]政府购买服务[D]. 陈志华.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9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10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