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遗余空间的场所再生
发布时间:2021-04-24 11:41
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当前的城市空间正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变更着。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遗余空间。它们分布在街区的各个角落,或孤立于周边空间,或边界模糊界定不清,亟待改造。文章从场所的角度介入,探讨街区遗余空间的改造。从变化的城市和不变的场所两方面重新审视公共空间中的城市性和人性,即公共性概念。结合遗余空间本身表现出的形式开放和局部逻辑特征,提出街区遗余空间改造的场所观——为实主义的场所观。将场所再生分为场所设计和场所管理并着重讨论了前者。结合街区遗余空间的改造案例对场所设计的三部分:场所联系、场所架构、场所营造进行理论论述,并总结出其改造原则:1考虑场地遗余特性——寻求街区局部逻辑的发展;2重新划分区域和灰空间——创造宜人的围合感和尺度感;3架构形式化——在场所架构中寻找空间之外的意义;4设置必要活动——建立场所对人的吸引力;5设置可参与、开放式的场所——达成人在场所上的自我实现;6塑造可达的、绿化的、安全的场所——场所使用的基础最后详细分析了14个案例对上述原则进行实例验证并总结出街区遗余空间的设计趋势,包括了生态修复、异化广场、临时建筑、社区商业和非正式开发五...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街区遗余空间的定义及类型
1.1.2 遗余空间及相近概念比较
1.1.3 内涵特征
1.2 研究背景
1.2.1 遗余空间(leftover space)的研究综述
1.2.2 场所内涵的研究综述
1.2.3 遗余空间的相关实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
1.5.2 案例研究
1.5.3 比较分析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街区遗余空间与场所
2.1 理解城市空间——遗余空间所反映的城市问题
2.2 理解街区场所——遗余空间的改造方向
2.3 街区遗余空间对应的场所观
2.3.1 形式开放
2.3.2 局部逻辑
2.3.3 为实主义的场所观
2.4 从场地到场所——场所感
2.4.1 场所的意义
2.4.2 场所感
2.5 小结
第3章 场所再生
3.1 场所再生的全过程
3.1.1 场所设计
3.1.2 场所管理
3.2 场所意向和场所联系
3.2.1 场所意向
3.2.2 场所联系
3.3 场所结构
3.3.1 “空间组织”和“造型特性”
3.3.2 界面
3.3.3 尺度
3.3.4 景观
3.3.5 活动
3.3.6 小结
3.4 场所架构
3.4.1 架构
3.4.2 场所架构
3.5 场所营造
3.5.1 场所营造
3.5.2 场所营造为主的趋势
3.6 小结——设计原则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畸零空间
4.1.1 “不寻常”足球场
4.1.2 简·华纳广场
4.2 功能空间
4.2.1 安妮街广场
4.2.2 德卡尔布市场
4.2.3 斯托克顿街区停车位公园
4.3 闲置空间
4.3.1 东小金井高架桥下步行空间
4.3.2 北泽笼
4.3.3 教堂广场
4.4 废弃空间
4.4.1 加油站电影院
4.4.2 煤气厂公园
4.4.3 高线公园
4.5 未被挖掘潜力的松散公共空间
4.5.1 拉维莱特湖公共泳池
4.5.2 Triumfalnaya广场秋千廊改造
4.5.3 格瓦斯米广场
4.6 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街区遗余空间场所再生的设计趋势
5.1.1 生态修复
5.1.2 异化广场
5.1.3 临时建筑
5.1.4 社区商业
5.1.5 非正式开发
5.2 研究创新
5.2.1 从遗余状态对遗余空间进行了分类
5.2.2 从建立场所联系的角度分析街区遗余空间的场所再生
5.2.3 总结了街区遗余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趋势
5.3 研究前景
5.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场所意向设计机制的教学研究[J]. 赵建波. 中国建筑教育. 2017(02)
[2]空间的力量[J]. 槇文彦. 建筑创作. 2013(Z1)
[3]国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对我国棕地利用的启示[J]. 薛春璐,周伟,郑新奇. 资源与产业. 2012(03)
[4]城市消极空间的活力再造[J]. 刘晓惠,张越. 城市建筑. 2011(03)
[5]城市“遗余空间”[J]. 李晓东,张烨. 世界建筑. 2009(01)
[6]对中国城市中场所及场所营造的思考[J]. 约翰·弗里德曼,刘合林.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1)
[7]《建筑场论—人为环境的一种因素》余言[J]. 薛求理. 时代建筑. 1991(03)
硕士论文
[1]“城市畸零空间”设计应用分析[D]. 黄桑桑.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57296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街区遗余空间的定义及类型
1.1.2 遗余空间及相近概念比较
1.1.3 内涵特征
1.2 研究背景
1.2.1 遗余空间(leftover space)的研究综述
1.2.2 场所内涵的研究综述
1.2.3 遗余空间的相关实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
1.5.2 案例研究
1.5.3 比较分析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街区遗余空间与场所
2.1 理解城市空间——遗余空间所反映的城市问题
2.2 理解街区场所——遗余空间的改造方向
2.3 街区遗余空间对应的场所观
2.3.1 形式开放
2.3.2 局部逻辑
2.3.3 为实主义的场所观
2.4 从场地到场所——场所感
2.4.1 场所的意义
2.4.2 场所感
2.5 小结
第3章 场所再生
3.1 场所再生的全过程
3.1.1 场所设计
3.1.2 场所管理
3.2 场所意向和场所联系
3.2.1 场所意向
3.2.2 场所联系
3.3 场所结构
3.3.1 “空间组织”和“造型特性”
3.3.2 界面
3.3.3 尺度
3.3.4 景观
3.3.5 活动
3.3.6 小结
3.4 场所架构
3.4.1 架构
3.4.2 场所架构
3.5 场所营造
3.5.1 场所营造
3.5.2 场所营造为主的趋势
3.6 小结——设计原则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畸零空间
4.1.1 “不寻常”足球场
4.1.2 简·华纳广场
4.2 功能空间
4.2.1 安妮街广场
4.2.2 德卡尔布市场
4.2.3 斯托克顿街区停车位公园
4.3 闲置空间
4.3.1 东小金井高架桥下步行空间
4.3.2 北泽笼
4.3.3 教堂广场
4.4 废弃空间
4.4.1 加油站电影院
4.4.2 煤气厂公园
4.4.3 高线公园
4.5 未被挖掘潜力的松散公共空间
4.5.1 拉维莱特湖公共泳池
4.5.2 Triumfalnaya广场秋千廊改造
4.5.3 格瓦斯米广场
4.6 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街区遗余空间场所再生的设计趋势
5.1.1 生态修复
5.1.2 异化广场
5.1.3 临时建筑
5.1.4 社区商业
5.1.5 非正式开发
5.2 研究创新
5.2.1 从遗余状态对遗余空间进行了分类
5.2.2 从建立场所联系的角度分析街区遗余空间的场所再生
5.2.3 总结了街区遗余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趋势
5.3 研究前景
5.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场所意向设计机制的教学研究[J]. 赵建波. 中国建筑教育. 2017(02)
[2]空间的力量[J]. 槇文彦. 建筑创作. 2013(Z1)
[3]国外棕地治理与再开发政策对我国棕地利用的启示[J]. 薛春璐,周伟,郑新奇. 资源与产业. 2012(03)
[4]城市消极空间的活力再造[J]. 刘晓惠,张越. 城市建筑. 2011(03)
[5]城市“遗余空间”[J]. 李晓东,张烨. 世界建筑. 2009(01)
[6]对中国城市中场所及场所营造的思考[J]. 约翰·弗里德曼,刘合林.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1)
[7]《建筑场论—人为环境的一种因素》余言[J]. 薛求理. 时代建筑. 1991(03)
硕士论文
[1]“城市畸零空间”设计应用分析[D]. 黄桑桑.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57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15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