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04:48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是罪犯教育社会化的下位概念,指以人的社会化理论为指导,在罪犯思想教育过程中贯彻社会化原则,采取组建社会化教学队伍、实施社会化教学内容、实施社会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场所社会化程度等措施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使罪犯尽量与社会保持联系,避免罪犯与社会发展太过脱节,并且使其掌握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促使罪犯顺利地复归社会,减少社会化障碍,最终成为守法公民。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以罪犯复归社会为导向的目标定位、参与主体、教育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在我国,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哲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犯罪心理学理论、刑法学理论、人权法学理论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支撑。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理想状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基本原则。二是具备必要的意识条件,即在国家层面要有理性主义的犯罪观、科学的犯罪控制观和现代化的刑罚执行理念,在民间层面要有正确的犯罪观、清晰的法治思维、宽容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连带主义观念。三是构建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包括适应社会化需要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执行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现状
1.2.2 创新之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本体探究——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初步分析
2.1 相关范畴的界定
2.1.1 罪犯的概念和分类
2.1.2 罪犯改造与罪犯教育
2.1.3 人的社会化
2.1.4 刑罚执行社会化
2.1.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2.1.6 三种社会化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特点
2.2.1 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2.2.2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2.2.3 管理模式的开放性
2.2.4 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2.2.5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2.2.6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2.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体系构造
2.3.1 罪犯思想教育目标定位的社会化
2.3.2 罪犯思想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2.3.3 罪犯思想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2.3.4 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的社会化
2.3.5 罪犯思想教育评价的社会化
2.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功能
2.4.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功能之概念廓清
2.4.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功能之具体表现
2.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发展
2.5.1 中国的罪犯思想教育及其社会化
2.5.2 西方的罪犯思想教育及其社会化
3 理论基础——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科学依据
3.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
3.1.2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
3.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3.2.2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法哲学基础
3.3.1 人之教育的法哲学基础
3.3.2 法哲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犯罪心理学基础
3.4.1 现代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3.4.2 犯罪心理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刑法学基础
3.5.1 关于刑罚执行的刑法学理论
3.5.2 刑法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6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人道主义基础
3.6.1 人道主义的内涵和要求
3.6.2 人道主义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7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人权法学基础
3.7.1 受教育权是人权的内容
3.7.2 人权法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4 应然分析——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理想状态
4.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基本原则的明确
4.1.1 合法性原则
4.1.2 妥当性原则
4.1.3 社会化原则
4.1.4 综合性原则
4.1.5 分类教育原则
4.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意识条件的形成
4.2.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国家意识条件
4.2.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民间意识条件
4.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组织管理的保障
4.3.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组织管理机制的概念
4.3.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领导机制
4.3.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管理机制
4.3.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执行机制
4.3.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协调机制
4.3.6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4.3.7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监督机制
4.4 罪犯思想教育主体的高度社会化
4.4.1 高校师生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4.4.2 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
4.4.3 相关培训和教育机构
4.4.4 其他相关单位
4.4.5 社区矫正志愿者
4.5 罪犯思想教育内容的高度社会化
4.5.1 传统文化教育
4.5.2 价值观的教育
4.5.3 人文情怀教育
4.5.4 文化知识教育
4.5.5 专业技能教育
4.5.6 不良行为矫正
4.6 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的高度社会化
4.6.1 监狱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社会化的思路
4.6.2 社区矫正机构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社会化的思路
5 现实考量——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当前困境
5.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现状考察
5.1.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现有法律依据
5.1.2 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的社会化状况
5.1.3 罪犯思想教育内容的社会化状况
5.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问题分析
5.2.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边缘化
5.2.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机制缺陷
5.2.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方法简单
5.2.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针对性差
5.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主要障碍
5.3.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法律依据缺失
5.3.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财政保障不力
5.3.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师资支撑不够
6 完善之道——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优化对策
6.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意识的提升
6.1.1 转变罪犯思想教育工作的观念
6.1.2 提升刑罚执行人员的教育服务意识
6.1.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意识提升的路径
6.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相关立法的完善
6.2.1 明确监狱性质定位与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法定地位
6.2.2 充实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具体规定
6.2.3 尽快制定统一的刑事执行法
6.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组织的强化
6.3.1 落实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高效管理机制
6.3.2 创建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良性协调机制
6.3.3 强化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有效监督机制
6.3.4 健全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6.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主体的优化
6.4.1 提升刑罚执行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
6.4.2 构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队伍
6.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内容的科学设计
6.5.1 设计教育内容应以罪犯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为导向
6.5.2 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要尽量与社会同类教育保持一致
6.5.3 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罪犯的主观愿望和生存需求
6.5.4 释放前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罪犯的就业意向或就业规划
6.6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方法的灵活运用
6.6.1 明确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社会化的思路
6.6.2 加紧探索社会化的罪犯思想教育方法
6.7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评价机制的变革
6.7.1 充实罪犯素质评价的内容
6.7.2 增加对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教学质量的评估
6.7.3 建立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后续评估机制
7 价值延伸——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之推广
7.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对普通教育的启示
7.1.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观念引领作用
7.1.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内容指导作用
7.1.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评估参考作用
7.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启示
7.2.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
7.2.2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7.2.3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机制构建
7.2.4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7.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对于特殊人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7.3.1 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7.3.2 吸毒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73077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现状
1.2.2 创新之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本体探究——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初步分析
2.1 相关范畴的界定
2.1.1 罪犯的概念和分类
2.1.2 罪犯改造与罪犯教育
2.1.3 人的社会化
2.1.4 刑罚执行社会化
2.1.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2.1.6 三种社会化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特点
2.2.1 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2.2.2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2.2.3 管理模式的开放性
2.2.4 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2.2.5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2.2.6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2.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体系构造
2.3.1 罪犯思想教育目标定位的社会化
2.3.2 罪犯思想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2.3.3 罪犯思想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2.3.4 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的社会化
2.3.5 罪犯思想教育评价的社会化
2.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功能
2.4.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功能之概念廓清
2.4.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功能之具体表现
2.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发展
2.5.1 中国的罪犯思想教育及其社会化
2.5.2 西方的罪犯思想教育及其社会化
3 理论基础——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科学依据
3.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
3.1.2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
3.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3.2.2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法哲学基础
3.3.1 人之教育的法哲学基础
3.3.2 法哲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犯罪心理学基础
3.4.1 现代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3.4.2 犯罪心理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刑法学基础
3.5.1 关于刑罚执行的刑法学理论
3.5.2 刑法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6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人道主义基础
3.6.1 人道主义的内涵和要求
3.6.2 人道主义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3.7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人权法学基础
3.7.1 受教育权是人权的内容
3.7.2 人权法学视阈下的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
4 应然分析——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理想状态
4.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基本原则的明确
4.1.1 合法性原则
4.1.2 妥当性原则
4.1.3 社会化原则
4.1.4 综合性原则
4.1.5 分类教育原则
4.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意识条件的形成
4.2.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国家意识条件
4.2.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民间意识条件
4.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组织管理的保障
4.3.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组织管理机制的概念
4.3.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领导机制
4.3.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管理机制
4.3.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执行机制
4.3.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协调机制
4.3.6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4.3.7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监督机制
4.4 罪犯思想教育主体的高度社会化
4.4.1 高校师生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4.4.2 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
4.4.3 相关培训和教育机构
4.4.4 其他相关单位
4.4.5 社区矫正志愿者
4.5 罪犯思想教育内容的高度社会化
4.5.1 传统文化教育
4.5.2 价值观的教育
4.5.3 人文情怀教育
4.5.4 文化知识教育
4.5.5 专业技能教育
4.5.6 不良行为矫正
4.6 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的高度社会化
4.6.1 监狱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社会化的思路
4.6.2 社区矫正机构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社会化的思路
5 现实考量——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当前困境
5.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现状考察
5.1.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现有法律依据
5.1.2 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的社会化状况
5.1.3 罪犯思想教育内容的社会化状况
5.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问题分析
5.2.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边缘化
5.2.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机制缺陷
5.2.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方法简单
5.2.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针对性差
5.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主要障碍
5.3.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法律依据缺失
5.3.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财政保障不力
5.3.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师资支撑不够
6 完善之道——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之优化对策
6.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意识的提升
6.1.1 转变罪犯思想教育工作的观念
6.1.2 提升刑罚执行人员的教育服务意识
6.1.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意识提升的路径
6.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相关立法的完善
6.2.1 明确监狱性质定位与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法定地位
6.2.2 充实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具体规定
6.2.3 尽快制定统一的刑事执行法
6.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组织的强化
6.3.1 落实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高效管理机制
6.3.2 创建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良性协调机制
6.3.3 强化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有效监督机制
6.3.4 健全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6.4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主体的优化
6.4.1 提升刑罚执行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
6.4.2 构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队伍
6.5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内容的科学设计
6.5.1 设计教育内容应以罪犯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为导向
6.5.2 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要尽量与社会同类教育保持一致
6.5.3 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罪犯的主观愿望和生存需求
6.5.4 释放前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罪犯的就业意向或就业规划
6.6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方法的灵活运用
6.6.1 明确罪犯思想教育方法社会化的思路
6.6.2 加紧探索社会化的罪犯思想教育方法
6.7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评价机制的变革
6.7.1 充实罪犯素质评价的内容
6.7.2 增加对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教学质量的评估
6.7.3 建立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后续评估机制
7 价值延伸——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之推广
7.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对普通教育的启示
7.1.1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观念引领作用
7.1.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内容指导作用
7.1.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的评估参考作用
7.2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启示
7.2.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
7.2.2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7.2.3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机制构建
7.2.4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7.3 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理论对于特殊人群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7.3.1 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7.3.2 吸毒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73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47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