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周屯安置点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17:21
易地扶贫搬迁不止是简单的人口迁移,还涉及同步解决就业与其他社会保障的复杂惠民工程,它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适应性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法,选取具有典型性与特殊性的武陵山区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周屯安置点作为研究案例,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后,对该安置点搬迁群众适应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做了细致研究。笔者通过多次走访水库与生态移民局、扶贫办、周屯安置区及搬迁群众原居地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与居住条件等多方面情况,对其安置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原居地自然环境恶劣,以滑坡与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多发,经济发展滞后,各类基础设施薄弱。因病、因灾致贫占据了搬迁群众的多数。选取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两方面作为研究内容。社会适应包括生产、生活、经济与社会关系四个方面:缺乏劳动力与技术的移民对于搬迁后调整的生产方式显得不适应,只能留在原居地发展种养殖业;搬迁后缺少土地耕种,很多移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改变了过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迁入周屯安置区增加了进城务工机会,移民家庭收入来源变得多样化;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当部分移民存在自卑心里,在安置地社会...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生态移民概念和移民产生原因
1.2.1.2 生态移民分类及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移民研究
1.2.1.3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主题与案例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易地扶贫搬迁适应性研究
1.2.2.2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原则、安置理论、安置模式等其他相关性研究
1.2.3 对已有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的思考
1.3 研究目标与论文架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论文架构
1.3.3 研究资料来源
1.3.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相关概念
2.1 易地扶贫搬迁
2.2 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
3.原居地与安置地资源条件分析
3.1 迁出地基本情况
3.1.1 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
3.1.2 迁出地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文化素质不高
3.2 迁入地基本情况
3.3 搬迁群众贫困原因分析
3.4 国家话语下的易地扶贫搬迁
3.4.1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特点
3.4.2 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思想及意义
3.4.3 周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原则、补助政策、搬迁条件及流程
4.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4.1 生产方式的适应
4.1.1 生产方式的转变与调适
4.1.2 生计方式的转变与调适
4.2 生活环境的适应
4.2.1 居住环境与居住条件的改善
4.2.2 配套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4.2.3 生活方式的转变与调适
4.3 经济生活的适应
4.3.1 移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
4.3.2 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调适
4.4 社会关系的适应
5.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适应问题
5.1 从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物质文化层面的不适应
5.2 从村寨向村寨与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的制度文化调适
5.3 地域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5.4 搬迁群众教育方面的适应
5.5 搬迁群众民间信仰的调适
6周屯安置点的经验与问题
6.1 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
6.1.1 “四定”精准施策,助推扶贫搬迁
6.1.2 开创微菜园,走向半农半城新生活
6.1.3 较为完善的惠民政策
6.2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
6.2.1 生计方式与就业问题
6.2.2 效果欠佳的职业技能培训
6.2.3 发展困难的村级集体经济
6.2.4 搬迁后的住房问题
6.3 精神贫困与社会治安问题
7.对策与建议
7.1 提升搬迁群众素质,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7.2 提升地方政府运用政策能力,积极培育村级集体经济
7.3 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确保相关政策有效衔接
7.3.1 持续完善各类扶贫政策,增强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7.3.2 构建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法律体系
7.4 丰富移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主人翁意识,推进移民深度融合
8、展望
参考文献
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问卷调查表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与思考[J]. 曾小溪,汪三贵.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J]. 周恩宇,卯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模式研究[J]. 何畅,张昭.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7(01)
[4]政策实践与资本重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表达[J]. 叶青,苏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 黄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8)
[6]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 杜发春. 民族研究. 2014(02)
[7]基于多维模型的宁夏回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研究[J]. 冯雪红,聂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8]新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理论研究[J]. 孙永珍,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6)
[9]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后的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以宁夏中宁县太阳梁移民新村为例[J]. 闫丽娟,张俊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10]宁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J]. 马晓梅.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硕士论文
[1]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农民意识研究[D]. 丁雪峰.河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87060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生态移民概念和移民产生原因
1.2.1.2 生态移民分类及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移民研究
1.2.1.3 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主题与案例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易地扶贫搬迁适应性研究
1.2.2.2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原则、安置理论、安置模式等其他相关性研究
1.2.3 对已有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的思考
1.3 研究目标与论文架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论文架构
1.3.3 研究资料来源
1.3.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相关概念
2.1 易地扶贫搬迁
2.2 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
3.原居地与安置地资源条件分析
3.1 迁出地基本情况
3.1.1 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
3.1.2 迁出地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文化素质不高
3.2 迁入地基本情况
3.3 搬迁群众贫困原因分析
3.4 国家话语下的易地扶贫搬迁
3.4.1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特点
3.4.2 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思想及意义
3.4.3 周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原则、补助政策、搬迁条件及流程
4.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4.1 生产方式的适应
4.1.1 生产方式的转变与调适
4.1.2 生计方式的转变与调适
4.2 生活环境的适应
4.2.1 居住环境与居住条件的改善
4.2.2 配套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4.2.3 生活方式的转变与调适
4.3 经济生活的适应
4.3.1 移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
4.3.2 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调适
4.4 社会关系的适应
5.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适应问题
5.1 从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物质文化层面的不适应
5.2 从村寨向村寨与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的制度文化调适
5.3 地域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5.4 搬迁群众教育方面的适应
5.5 搬迁群众民间信仰的调适
6周屯安置点的经验与问题
6.1 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
6.1.1 “四定”精准施策,助推扶贫搬迁
6.1.2 开创微菜园,走向半农半城新生活
6.1.3 较为完善的惠民政策
6.2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
6.2.1 生计方式与就业问题
6.2.2 效果欠佳的职业技能培训
6.2.3 发展困难的村级集体经济
6.2.4 搬迁后的住房问题
6.3 精神贫困与社会治安问题
7.对策与建议
7.1 提升搬迁群众素质,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
7.2 提升地方政府运用政策能力,积极培育村级集体经济
7.3 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确保相关政策有效衔接
7.3.1 持续完善各类扶贫政策,增强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7.3.2 构建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法律体系
7.4 丰富移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主人翁意识,推进移民深度融合
8、展望
参考文献
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问卷调查表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分析与思考[J]. 曾小溪,汪三贵.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2]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J]. 周恩宇,卯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模式研究[J]. 何畅,张昭.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7(01)
[4]政策实践与资本重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表达[J]. 叶青,苏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5]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 黄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8)
[6]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 杜发春. 民族研究. 2014(02)
[7]基于多维模型的宁夏回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研究[J]. 冯雪红,聂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8]新时期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理论研究[J]. 孙永珍,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6)
[9]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后的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以宁夏中宁县太阳梁移民新村为例[J]. 闫丽娟,张俊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10]宁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J]. 马晓梅.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3(02)
硕士论文
[1]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农民意识研究[D]. 丁雪峰.河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87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68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