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
发布时间:2022-10-15 17:10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
【文章页数】:2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铸:接管大沈阳 奠基大工业[J]. 田田. 工会信息. 2017(04)
[2]论朝鲜半岛和平共处的实现与保障[J]. 姜红,李永强,沈海涛. 东北亚论坛. 2014(05)
[3]张作霖、张学良与东北军事工业[J]. 张侃侃.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4(04)
[4]浑河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污染特征[J]. 崔健,都基众,王晓光. 生态学报. 2014(07)
[5]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及其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姚圣,田银生,陈锦棠. 城市规划. 2013(11)
[6]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 周春山,叶昌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7)
[7]康泽恩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破解[J]. 姚圣,陈锦棠,田银生.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3)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清洁卫生运动研究[J]. 艾智科. 中共党史研究. 2012(09)
[9]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综述[J]. 陈新梅,吴达德.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05)
[10]沈阳近代城市发展历程初探(1898~1945年)[J]. 张路,李晓宇. 民营科技. 2012(03)
博士论文
[1]沈阳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 李晓.辽宁大学 2016
[2]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D]. 王骏.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D]. 孙鸿金.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D]. 王金艳.吉林大学 2010
[5]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王茂生.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D]. 姜妮伶.吉林大学 2006
[7]东北工业化研究[D]. 石建国.中共中央党校 2006
[8]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 周维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沈阳市城市文化功能区建设研究[D]. 耿阳.鲁迅美术学院 2018
[2]近代沈阳城市历史街区研究[D]. 张金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8
[3]近代沈阳城市居民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05-1931)[D]. 白云珊.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建国初期北京市政建设与城市发展(1949—1952)[D]. 程静.中央民族大学 2015
[5]新中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60年研究[D]. 郑宇凡.辽宁大学 2013
[6]铁西工业区百年历程[D]. 王海川.辽宁大学 2012
[7]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城市工作思想研究(1947-1952)[D]. 刘忠耿.湖南师范大学 2010
[8]沈阳市铁西旧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D]. 陈雪松.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9]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 胡乃龙.东北大学 2009
[10]从沈阳铁西区工业发展的历史看老工业基础改造与振兴[D]. 刘亚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91703
【文章页数】:2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铸:接管大沈阳 奠基大工业[J]. 田田. 工会信息. 2017(04)
[2]论朝鲜半岛和平共处的实现与保障[J]. 姜红,李永强,沈海涛. 东北亚论坛. 2014(05)
[3]张作霖、张学良与东北军事工业[J]. 张侃侃.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4(04)
[4]浑河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污染特征[J]. 崔健,都基众,王晓光. 生态学报. 2014(07)
[5]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及其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姚圣,田银生,陈锦棠. 城市规划. 2013(11)
[6]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 周春山,叶昌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7)
[7]康泽恩城市形态区域化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困境及破解[J]. 姚圣,陈锦棠,田银生.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3)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清洁卫生运动研究[J]. 艾智科. 中共党史研究. 2012(09)
[9]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综述[J]. 陈新梅,吴达德.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05)
[10]沈阳近代城市发展历程初探(1898~1945年)[J]. 张路,李晓宇. 民营科技. 2012(03)
博士论文
[1]沈阳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 李晓.辽宁大学 2016
[2]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D]. 王骏.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D]. 孙鸿金.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D]. 王金艳.吉林大学 2010
[5]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王茂生.华南理工大学 2010
[6]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D]. 姜妮伶.吉林大学 2006
[7]东北工业化研究[D]. 石建国.中共中央党校 2006
[8]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 周维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沈阳市城市文化功能区建设研究[D]. 耿阳.鲁迅美术学院 2018
[2]近代沈阳城市历史街区研究[D]. 张金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8
[3]近代沈阳城市居民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05-1931)[D]. 白云珊.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建国初期北京市政建设与城市发展(1949—1952)[D]. 程静.中央民族大学 2015
[5]新中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60年研究[D]. 郑宇凡.辽宁大学 2013
[6]铁西工业区百年历程[D]. 王海川.辽宁大学 2012
[7]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城市工作思想研究(1947-1952)[D]. 刘忠耿.湖南师范大学 2010
[8]沈阳市铁西旧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D]. 陈雪松.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9]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 胡乃龙.东北大学 2009
[10]从沈阳铁西区工业发展的历史看老工业基础改造与振兴[D]. 刘亚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91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69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