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理念下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8 06:54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下传统村落消失与城市人群的乡村情怀无处排解的矛盾现象,深度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等热点政策,立足于成都平原地区传统村落——川西林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共享理念为切入点,研究其在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中的应用,力图为乡村社区建设提供新思路。文章研究结果如下:(1)在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厘清成都平原乡村社区相关概念及影响区域乡村社区发展的因素,以服务对象、乡村环境、地方政策、地域文化和社区管理五类因素为着眼点,梳理成都平原乡村社区存在的优势及共性问题:(1)服务对象有就业不充分但包容力较强的本地居民、追求慢节奏和旅游品质的客源群体以及创业抱负和农村情怀共存的新型居民;(2)乡村环境总体呈小集中,大分散格局,主要由林水宅田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植物结构层次多样且种类丰富;地表水污染情况明显;传统民居契合共享生活哲学,同时也面临大规模消失、老化及受损严重、随意加建违章棚屋等困境;田间耕作多以传统人力劳作方式种植油菜水稻等基础作物;(3)地方政策强调“小组微生”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鼓励放活土地经营权并创建共享新业态;(4)地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指导成都平原人居环境的营造,川西农耕文化...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的消失与城市的乡村情怀
1.1.2 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平原的机遇与挑战
1.1.3 共享理念引领乡村发展新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城乡协同发展,社会效益最大化
1.2.2 构建共享社区,挽救价值林盘
1.2.3 引导充分就业,提高村居环境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共享
2.1.3 成都平原
2.2 相关理论
2.2.1 共享理念相关理论
2.2.2 类型学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共享社区和共享农场发展综述
2.3.2 乡村社区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2.3.3 川西林盘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因素研究
3.1 服务对象
3.1.1 本地居民
3.1.2 客源群体
3.1.3 新型居民
3.2 林盘环境
3.2.1 地域格局
3.2.2 水文河流
3.2.3 民居建筑
3.2.4 植物景观
3.2.5 作物种植
3.3 地方政策
3.3.1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3.3.2 土地政策和新业态引导
3.3.3 生态规划与投资建设
3.4 地域文化
3.4.1 “天人合一”的人居思想
3.4.2 可持续发展的川西农耕文化
3.4.3 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
3.5 社区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享理念下的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系统及策略
4.1 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案例分析
4.1.1 都江堰市—拾光山丘林盘
4.1.2 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林盘
4.1.3 郫都区—安龙村生态林盘
4.1.4 小结
4.2 共享理念下的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系统
4.2.1 规划目标
4.2.2 整合思维
4.2.3 管理机制
4.2.4 数据平台
4.3 共享理念下成都平原乡村社区的规划策略
4.3.1 三产融合与五维联动
4.3.2 共享平台架构
4.3.3 可持续性发展
4.3.4 林盘有机更新
4.3.5 表达地域语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实践—都江堰胥家镇土什社区规划改造设计
5.1 背景解读
5.1.1 项目区位及市场研究
5.1.2 周边环境
5.1.3 社区现状
5.2 前期分析
5.2.1 社区基础设施
5.2.2 环境分析
5.2.3 居民意愿调查
5.2.4 小结
5.3 共享策略
5.3.1 社区有机更新
5.3.2 复合化共享农场
5.3.3 公共景观营造
5.3.4 共享交通出行
5.3.5 社区共享自治
5.4 规划平面及分区概述
5.4.1 规划平面
5.4.2 分区概述
5.5 共享平台构架与应用
5.5.1 乡村之家
5.5.2 土什农场
5.5.3 公共景观
5.5.4 共享交通
5.5.5 社区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胥家镇土什社区林盘植物种类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 胥家镇土什社区规划意愿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坚持共享理念 提升居民幸福感[J]. 常秀芹. 人民论坛. 2018(32)
[2]北京老城区城市更新考察——从“南锣鼓巷大杂院改造”和“灯市口L形之家”引发的思考[J]. 青山周平. 建筑学报. 2018(07)
[3]日本:乡村垃圾处理与城市一样细致[J]. 张冠楠.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8(05)
[4]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三农转型[J]. 温铁军,刘亚慧,张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5]“互联网+农业”共享经济模式构建研究[J]. 叶浩,费楠,王涛,张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3)
[6]我国共享农场的发展模式设计探究[J]. 朱南燕,王亚华,兰思仁,朱新开. 绿色科技. 2018(02)
[7]共享经济下的共享环境——徐州中联水泥厂景观规划设计[J]. 吕茵. 花卉. 2018(02)
[8]共享经济和商业模式或成重要战略性武器[J]. 相保生. 中国商界. 2017(12)
[9]第四自然[J]. 陆小璇. 景观设计学. 2017(05)
[10]共享理念、共享经济培育与经济体制创新改革[J]. 韩晶,裴文.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8)
博士论文
[1]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 方志戎.重庆大学 2012
[2]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 王金荣.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D]. 舒波.西南交通大学 2011
[4]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 张海斌.华东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成都平原农村住宅有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 陈卓.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1+3+N”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与功能研究[D]. 孙靖.安徽大学 2017
[3]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养老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探究[D]. 王耀梁.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陈明坤.清华大学 2013
[5]移民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D]. 龙婵.四川农业大学 2013
[6]川西林盘植物群落景观特征研究[D]. 卢昶儒.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有机农业三种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D]. 李长钦.南京农业大学 2012
[8]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D]. 孙大远.四川农业大学 2011
[9]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 杨蝉应.四川农业大学 2009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聚居问题研究[D]. 钟造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3775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的消失与城市的乡村情怀
1.1.2 乡村振兴背景下成都平原的机遇与挑战
1.1.3 共享理念引领乡村发展新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城乡协同发展,社会效益最大化
1.2.2 构建共享社区,挽救价值林盘
1.2.3 引导充分就业,提高村居环境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共享
2.1.3 成都平原
2.2 相关理论
2.2.1 共享理念相关理论
2.2.2 类型学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共享社区和共享农场发展综述
2.3.2 乡村社区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2.3.3 川西林盘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因素研究
3.1 服务对象
3.1.1 本地居民
3.1.2 客源群体
3.1.3 新型居民
3.2 林盘环境
3.2.1 地域格局
3.2.2 水文河流
3.2.3 民居建筑
3.2.4 植物景观
3.2.5 作物种植
3.3 地方政策
3.3.1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3.3.2 土地政策和新业态引导
3.3.3 生态规划与投资建设
3.4 地域文化
3.4.1 “天人合一”的人居思想
3.4.2 可持续发展的川西农耕文化
3.4.3 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
3.5 社区管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享理念下的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系统及策略
4.1 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案例分析
4.1.1 都江堰市—拾光山丘林盘
4.1.2 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林盘
4.1.3 郫都区—安龙村生态林盘
4.1.4 小结
4.2 共享理念下的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系统
4.2.1 规划目标
4.2.2 整合思维
4.2.3 管理机制
4.2.4 数据平台
4.3 共享理念下成都平原乡村社区的规划策略
4.3.1 三产融合与五维联动
4.3.2 共享平台架构
4.3.3 可持续性发展
4.3.4 林盘有机更新
4.3.5 表达地域语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都平原乡村社区规划实践—都江堰胥家镇土什社区规划改造设计
5.1 背景解读
5.1.1 项目区位及市场研究
5.1.2 周边环境
5.1.3 社区现状
5.2 前期分析
5.2.1 社区基础设施
5.2.2 环境分析
5.2.3 居民意愿调查
5.2.4 小结
5.3 共享策略
5.3.1 社区有机更新
5.3.2 复合化共享农场
5.3.3 公共景观营造
5.3.4 共享交通出行
5.3.5 社区共享自治
5.4 规划平面及分区概述
5.4.1 规划平面
5.4.2 分区概述
5.5 共享平台构架与应用
5.5.1 乡村之家
5.5.2 土什农场
5.5.3 公共景观
5.5.4 共享交通
5.5.5 社区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胥家镇土什社区林盘植物种类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 胥家镇土什社区规划意愿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坚持共享理念 提升居民幸福感[J]. 常秀芹. 人民论坛. 2018(32)
[2]北京老城区城市更新考察——从“南锣鼓巷大杂院改造”和“灯市口L形之家”引发的思考[J]. 青山周平. 建筑学报. 2018(07)
[3]日本:乡村垃圾处理与城市一样细致[J]. 张冠楠.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8(05)
[4]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三农转型[J]. 温铁军,刘亚慧,张振.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5]“互联网+农业”共享经济模式构建研究[J]. 叶浩,费楠,王涛,张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3)
[6]我国共享农场的发展模式设计探究[J]. 朱南燕,王亚华,兰思仁,朱新开. 绿色科技. 2018(02)
[7]共享经济下的共享环境——徐州中联水泥厂景观规划设计[J]. 吕茵. 花卉. 2018(02)
[8]共享经济和商业模式或成重要战略性武器[J]. 相保生. 中国商界. 2017(12)
[9]第四自然[J]. 陆小璇. 景观设计学. 2017(05)
[10]共享理念、共享经济培育与经济体制创新改革[J]. 韩晶,裴文.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8)
博士论文
[1]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 方志戎.重庆大学 2012
[2]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D]. 王金荣.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D]. 舒波.西南交通大学 2011
[4]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 张海斌.华东政法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成都平原农村住宅有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 陈卓.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1+3+N”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与功能研究[D]. 孙靖.安徽大学 2017
[3]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养老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探究[D]. 王耀梁.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陈明坤.清华大学 2013
[5]移民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D]. 龙婵.四川农业大学 2013
[6]川西林盘植物群落景观特征研究[D]. 卢昶儒.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有机农业三种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D]. 李长钦.南京农业大学 2012
[8]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D]. 孙大远.四川农业大学 2011
[9]川西林盘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群落优化改造研究[D]. 杨蝉应.四川农业大学 2009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聚居问题研究[D]. 钟造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3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713775.html